分享

祝大彤师太极武学思想概述 2 曹树人 倪侠杰 勇建慧

 小功架 2016-06-07

第三篇 不二法门---太极拳学正途

减法行功,是祝师师古法道、在太极拳学修炼领域里,提出的创造性的行功指导思想,基于道法自然被动练拳的太极拳修炼原则,力求恢复太极拳之本来面目,可以说减法行功是进入太极门户真境的唯一途径。
何为减法行功?祝师说:减法即是减力!习练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时都要把握减力而不要加力,当然,只有正确的行功方法,才能逐渐减去自身拙僵劲力;拙力减尽,则太极拳真力(内劲)自生!也就是说我们在努力(指用心)减去自身拙力的同时,也在修炼“非刚非柔”(陈鑫语)松柔空明的太极拳内功。譬如要学一样新技术,但这新技术又和原有的技术水火不相容。除非不学,要学就必须把原有的全丢弃了;或如一只装满开水的杯子,如果还要装别的东西,不倒掉原有的开水,是什麽也装不进去的 !减法的意思,虽然是求减力,但在实施时反有增重现象,是什麽道理呢?让我们仔细的研究一下:太极拳无论体用都是基于“上下一条线,脚下阴阳变“的行功原则。“上下一条线”是指虚领顶劲、头脑放松后的立身中正(形)支撑八面(神)现象。即“提顶吊裆竖起脊,空胸拔背松胯腰,裹裆护肫收腹沟”的具体做法正确后达到的“神意自然占中央”,“脚下阴阳变”是指所有的形体运动皆是因为脚的阴阳变转,即互换虚实而形成的。可以说减法行功的诀要都在脚下!以左坐步(亦即右虚步为实)向前变右弓步例:先自左足大趾起依次放松九大关节(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放松是减力,即不再主动用力支撑身体重量(这主要之腿脚),所以每松减一处,则身体重心会因力退而微沉,当脚上本力减去后,脚有空虚感,踝松气通,膝松则轻松(不承重所以轻松,要想膝不承重,膝盖弯曲决不能超过足尖--大趾!)胯腰松后大腿肌肉有承重感,初学者甚至有不堪重负现象。这是因主观意识上放弃用力,导致下肢被动的负担体重。这时要继续向上放松身体做到顶劲虚领,神贯于顶。自然觉下肢(左实腿肌肉群自然受力处,千万不可使关节受力)放松。符合拳经中描述的:满身轻利顶头悬。也可以说:满身轻利是因为:“顶头悬”的原因。身轻体松后会觉得腿脚反而因为放松更显沉稳(虚灵是沉稳后进一步的感觉)右侧虚足因为身体放松也更呈空虚,是真一丝力没有,大脑要连顾及它的意也不能有。因松而得沉感,露禅先师在《轻重浮沉解》中说”双重为病(病在)“干于填实”(无虚实)“双沉不为病” 因其属于“自尔腾虚与重不一”,这也是祝师常说的减去本力则真力自来的道理。其实减力的过程即是修炼太极松柔功夫,也是体悟阴阳自然变化规律的过程 ;腿脚神经松沉于地如大树深根,要和自然融为一体。能够做到这样,则我身“端而肃,(行神端正,严肃无偏)实而虚(左足看实已虚,说虚其实有真实),柔而刚(形似柔而刚在其中)上下四旁(六和即任一处)任人所感(随人侵撼)皆足以应之(陈鑫语)”!左足即已减力,随即松腰胯使右脚平松落地,然后松空踏实(自脚跟起依次渐松至大趾根),则右虚步已自然变为右弓步成实脚,原实脚已在这个过程中(右脚放松踏实)自然虚净松透,有空灵感,这也是祝师说的“虚足虚净,实足实足,节节贯串,虚灵其中”之意。减法功理即在于此。有减必有加,加是加力,自属错误,怎样区别是减法还是加法呢?在行功中若自身主动运行即为加法,比如后虚足要向前上步,先需提起。虽提起但不能有抬脚或抬腿的意思,有即为有动意、产生的行为即是主动运行、是加法,因为这个运动产生了力;随意不期(不想)自然而然,被动运行即为减法。仍如上例:只需松腰胯吸收前实腿之腹股沟,虚灵神顶,视线远引,则后足会随之收起而自然向前,舒展至脚掌平松落地。脚掌落地而不能踩地,踩地出力,仍属主动。

为了进一步说明被动练拳减法行功的道理,祝师又倡导三动三不动的法理。
关于三动三不动,祝师在书中已详尽备至。周身一不要有动意;二不要主动;三不要妄动,可说是祝师所传承的太极拳内功修炼道法自然的重要原则。若在体用中一有动意,会因精神关注而产生紧张的情绪波动和主动的形体运动-----这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生发的,所以它的性质即为妄动!妄动毫无疑问违背理了太极拳运动师法自然的规律。所以既无养生功效,也不会有技击作用,不过一手足舞蹈而已,不得称为太极拳!
太极拳守中(养吾浩然之气)用中(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自然得中(人偏我自正),都是依据自然运动法理:于静中觉神意动、于动中得神意静,仍然是阴阳变转互为其根的道理。
至于手上三不动“手动脚不动,脚动手不动,手脚齐动手不动”这是祝师被动自然行功理法的具体(具备在身体上)表现之一。“脚动手不动“可以从师传行功诀中另外几句来参照理解,如手上松空转,脚下阴阳变”---脚下阴阳变是指双脚或单脚的虚实[阴阳]转换,这种转换支配手势运行;手上既不能有力,且是被动(舍己从人)运行的,所以叫“松空转”。“手动脚不动”则可参考这两句:太极不用手、手到不再走。体用中,手在毫不挂力的情况下,本着粘连黏随、随曲就伸、舍己从人的宗旨,在运行中寻找机势利于己,所以手虽动根基(脚)不能动。若不能得机势而手脚皆动,则属无目的、无原则的妄动。手不挂力即是空手!空手运行至得机得势时、手动即止。这时不管手置于对方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再有丝毫的动意---即不能让人感到你想要或正在推击---动意动形都不能有!接下来身体的变化或运行要由脚下的变转虚实去带动。手不动是不让对方觉察到我的意图,况手动出力、非顶即丢,违背太极拳运行原则。脚动是为了把自己得到的机势充实到极圆满,同时让对方在无形中完全失去机势---这是拳经中“蓄劲如张弓”的做法;“手脚齐进”即是在这种情况下,依师“打点不打面、打虚不打实”的技击法则,无形劲意直击对方薄弱处---无形是说无迹象、不过是舒展神意而已,决不可蓄势贯力、疾速爆发,则于少林师法何异?也不是“发劲如放箭”的经戒。在身手一致的运动中(不只是击、打、推手),基于脚下的虚实变转是运动身手的决定因素,以及太极拳行功要体现在身上而不是手上的特点,手仍然是被动运行的,所以说:手脚齐进[动][还是]手不动。本着“四梢空接手”的技击要旨,祝师强调:与对方的接触点上一定要不动---不起动意、不生动形,故无妄动!不顶---不动自然不生力、即不会顶!不丢---不起动意、主动退避自然不会丢!丢会造成形体缺陷至不圆满即为扁,形扁至神散、神散意难圆!顶因用力会使形体突出,是另一种形式的缺陷及不圆满。因此,祝师再三指出:[想要做到]不丢不顶,(一定是要)先是不动!
减法、被动原理与太极功夫动中求静之纲领相符。
在太极行功中,腰以下动,腰以上静。动则唯变转虚实,静则是调和阴阳。上身若有动意,或主动或妄动,皆于自然法理相悖。动则生力,生力则气必泄。气泄必然导致呼吸失常,呼吸不调则气血上下不畅最终会影响下肢的变转不受大脑的支配,而被情势所左右。自必立足不稳。下肢为根,根动则梢移;根朽则梢死,亦为自然之理。如上体心神安静,心息相依,身随足转,自然可得一完整一致之运动形象。试想:如连己尚不能随,又如何随他人?有如连自身尚不能统一于阴阳,和谐至动静,如何又能顾及身外呢?上体始终安静不动,是立身中正的最自然的做法。不论进退顾盼,上体一如平时自然之态,则气息均匀,日久会渐至于深长。息长则人定,人定则慧生。贤先每言:打太极拳可以调养血气呼吸,要求顺其自然,扫除妄念卸净浊气,所以为先定根基也!“任说千言万语,举莫若清心寡欲,培基本原,以养元气。身本强壮,打拳自胜人一筹。(见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
 拳经中所言“不偏不倚”多指身法,欲得“不偏不倚”之功效,必以静求之。静极自然动,这是阴中生阳之理,静中之动,亦即祝师所授被动练拳之原理。能被动,自然识阴阳、辩虚实、解轻重、能缓急、知进退。也自然合先贤所述太极拳之本义: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

第四篇 探源寻本--太极拳思想

“ 要运用太极拳的思想”!这是祝师在讲课时常说的一句话。
所谓思想,可说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模式,比如说《论语〉就是孔子的思想,《道德经〉是老子的思想,《矛盾论》就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方面表现。在拳学的体用中,依据并运用太极拳的思想、去获得各种功效,这是祝师在太极拳学修练领域提出的划时代的指导理论!其实这是个很普通的事情,运用孙子的思想可以打胜仗的原因:就是这种思想在战争中的指导是正确的。同样的道理,练习太极拳也需要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这就是太极拳思想存在的必然性。
什麽是太极拳的思想呢?祝师在做动作示范时、同时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祝师坐在一张椅子上,使人按压住身体---如是两人,则一人在后按住双肩,一人在前按压胸脯;如是一人,则从正面按压胸脯或双肩。祝师要做的是轻松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在这个情形下祝师说:“按常人的思想我要想起来是很困难的,他(他们)是优势我处在劣势,我就算比他们年轻,力气比他大、也起不来,何况我一想起来,就有了动意,一动就会和对方的劲力撞上、走不开。我如果运用太极拳的思想,心脑不接他的力,放松九大关节,使接触点空虚,周身变转阴阳,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并没有作用在我身上,这时我神意舒展随时都可以起来,他按不住。”说到这里,祝师很自然就站起身来,按着他的人,随着祝师的起身而跌出一旁。由此可以说:太极拳的思想也就是太极拳的功法宗旨要求,诸如心脑不接,空手,三动三不动,松脚,虚领神顶,中正安舒及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粘连黏随,运行八方线等等都是太极拳思想的组成部分。
如果在体用中,不以太极拳思想去指导肢体的运动,比如对方用力我即顶上,对方速来我快挡,对方缓进我仍疾冲,那即不是太极拳!!!虽然有时也会取胜,但那是“手慢让手快”是“以壮欺弱”,属“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即为天赋的能力,不是学习得来的,与拳理无关。)

祝师说:太极拳是武术,但有自己的特点……
关于太极拳推手和技击,祝师提出了“心脑不接”的指导思想。什麽是心脑不接呢?祝师说:在与人较技推手时,手上不挂力,与对方接手不接力,准确做到手不接对方力的同时,心和脑也不与对方相接触。(《太极内功解秘》173页)按祝师之意,心脑不接,即是把自己置身事处,对方功力再大,他也影响、威胁不到你。不过想做到这一点,却要把松柔功夫升华到空虚的境界,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而达脱胎换骨),祝师说“心脑不接是上乘的太极拳综合内功”。

如果在体用中,不以太极拳思想去指导肢体的运动,比如对方用力我即顶上,对方速来我快挡,对方缓进我仍疾冲,那即不是太极拳!!!虽然有时也会取胜,但那是“手慢让手快”是“以壮欺弱”,属“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即为天赋的能力,不是学习得来的,与拳理无关。)

祝师说:太极拳是武术,但有自己的特点……
关于太极拳推手和技击,祝师提出了“心脑不接”的指导思想。什麽是心脑不接呢?祝师说:在与人较技推手时,手上不挂力,与对方接手不接力,准确做到手不接对方力的同时,心和脑也不与对方相接触。(《太极内功解秘》173页)按祝师之意,心脑不接,即是把自己置身事处,对方功力再大,他也影响、威胁不到你。不过想做到这一点,却要把松柔功夫升华到空虚的境界,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而达脱胎换骨),祝师说“心脑不接是上乘的太极拳综合内功”。

“你要让对方的手和劲敷在你身上!”有一天,祝师这样说并作了示范。这又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定义---乍听则正与传统经典相悖:按《四字诀〉一向的注解是“运劲敷于彼身”,祝师难道是在颠覆传统?
太极拳的劲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在祝师反复示范讲解下、再依据被动行功法理,才理解到:彼手接触我身,我既不能主动抵抗,又不能消极防守-- -即要做到“不顶不丢”,在形式上彼手敷于我身、已是事实。我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才能不接对方的力量,即不与对方劲力正面抗衡,使对方在我身上找不到用力处,对我造不成威胁和伤害。 这在通常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分散来力,二是转化来力。但这两种思想产生的做法、都是应彼来势而出现的,易产生对待而着于迹象,使丢顶的毛病随之产生,属不得已而为之之法---既不足与高手敌、也不是正确的太极法则。比如:彼手触及我前胸后发力催进,我则随其攻势微微向下向后移动身形,使对方来力不至于穿胸透背完全作用于接触处(若那样可使我局部受伤且足以影响全身的自控),让其他部位也承受一定的来力,这是分散来力、减轻打击力度的一种做法。 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虽然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分散来力,也做到了不顶,但在形、意上犯了丢扁,使自身主动的处于劣势---形扁意丢神散;若此时再想反攻,必会产生顶抗致受反作用力而跌出。若是乘来势转身引带则是转化来力的做法,但转的时机很难把握:转早了彼力还未发而我神(伸)形先动,仍然是因有动意而生妄动、导致顶扁丢抗,反而容易使彼乘势攻进;若是晚了,彼力已作用于我身,不要说转化,逃脱也难。(当然,若能做的恰到好处,是已达“阶及神明”之境。所谓功成艺在,举手投足间看似随意、确又皆合法度正是“夫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常人尺度自然已无法衡量,则另当别论。)
依师“心脑不接”体会:彼虽触及我身,而我心脑不与彼相接触---既不想彼已攻及我身体某部,只需头脑安静、身心松净,不可有丝毫抵抗的意形。这样,彼手虽触及我身,却因找不到力点而无从用力发劲。对方的劲意就象水倒在平整光滑的镜面上,自然四处散漫---在我越松的透、空、净,则彼愈觉触处光滑、手会自然滚动、甚至会有滑落感,这即是让彼劲意、手势敷于己身,可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引进落空”!接下去彼会因无从用力而收手,我则乘势随击彼因丢扁所致的空虚处。
祝师示范时笔者的感受是:双手与师肩、胸接触后,脚手触及处若有物、若无物,想用力则无着力点,欲回手又觉自己已居形势之利,还能进击;但只要一想进、即还毫无形体动作时,顿觉气血上涌填塞胸肺使呼吸不畅,不知不觉中足已不稳,勉强进击则己身会不由自主跌出。用力越大去势越疾,祝师身形仍如平常未曾移动! 《五字诀〉言:彼之力方碍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每次在师身上听劲,都能感受到祝师的无形劲意、不但触手已深入骨髓,甚至有时还未搭上手,就觉全身已被老师神意笼罩而感无法运动;有时与师对立,会感到自身周围全是陷阱,既不敢抬手也不敢动步-----笔者体会如此,认为祝师精解拳学真义,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知行合一乃真正的楷模!
按余等默体师意,以为心脑不接之说把太极拳理论提高到真正的自然之中。可使众多尚迷茫在有无之间、快慢之功的太极拳修炼者耳目一新,意识改变,有振聋发聩、当头棒喝之功。真正破除人我空色之相,不落于对待,不成于有形,不失于无心,与佛祖般若实相同一,乃真经妙论也!修炼者据此行功,即便松柔功夫未臻上乘,也会在原有基础上超强发挥。

缘于此,可以说 只有处处尊循正确的法理去行功,所练习的才能叫做太极拳!太极拳的思想才会完整统一起来、而体现在一举一动之中,甚至每一寸肌肤每一丝毫发之上。这也是祝师经常引用的先贤法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太极拳思想博大精深,天机玄深,可以说是唯一能使学者真正体识太极拳真义的指导纲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