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大作文明确文体要求历年少见

 老刘tdrhg 2016-06-07

法制晚报讯(记者 赵颖彦)对于今年的大作文题目,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高中语文负责人张卡特认为,第一个题目都是读写一体的命题方式,这种命题延续了去年的方式。但是,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大作文对文体进行了明确的要求。

例如第一篇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第二篇的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有描写”。张卡特认为,这在北京卷乃至全国卷都是少见的。

据了解,平时在教学上,学生对作文文体的掌握比较“犯晕”意识不强,但此次明确了文体,就是明确了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结合时代特点回归传统文化

大作文第一题要求学生从华阴老腔谈开去,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法制晚报(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获悉,精华学校校长赵宏凯认为,今年的作文题依旧是传统文化回归,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但是,张宏凯同时表示,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既有局限也有一定开放性。“局限在从老腔入手,但开放又体现在要求考生不仅仅局限在老腔上。”

此外,赵宏凯表示,第一个大作文还紧扣了时代特色,老腔是陕西的传统文化,并且题目里涉及到了刚刚去世不久的著名作家陈忠实,也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下。

阅读能力再次被强调

张卡特认为,第二个作文题的出现契合了当前提倡阅读的大的方向。

北京二中语文老师刘智清认为这个题目比较有趣味性,结合之前世界阅读日和从小到大的阅读活动,考生在素材准备上非常丰富。赵宏凯认为,第二个作文题要想写好必须要发挥想象力,表达出神奇体现在哪里,并且要把书签与内容产生联系。

对于大作文的难易程度,刘智清认为学生会非常容易接招,因为两个题目均为命题作文,而命题则呈现公平性特点。在素材方面,以往考生担心素材找不到,现在第一题要求不要局限于陈忠实的散文,考生可以延展至其他地方上的曲艺、活动、民俗民风手工艺等,备考实际上做了充足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