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222】关于“道德绑架”的话题,我想说的都在这儿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6-07


议论文写作教学·关于“道德绑架”

 

本次作文,内容是一则关于“道德绑架”的社会新闻:


2016年5月3日,达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老人在南充站被所坐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的女儿想挤着坐被拒,之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华西都市报》


本次教学讨论“道德绑架”的问题。最近几年,各种“道德绑架”的事件出了不少,学生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否真正理解了“道德绑架”呢?显然需要引导。本教学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规则与道德的关系,首先要做一个遵守国家法律和公共规则的公民;同时也要理解,真正的“善”源于内心的良知,只有发自内心的向善和行善,而非迫于外界压力,才是道德的。


教学的关键,在于归纳“道德绑架”的特征,并认识其危害。违背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且借助公共舆论,从道德上要挟他人,这与道德的自由原则是冲突的,反而不利于社会道德的建设。但也要提醒,道德评价依然是社会评价的重要内容,是不是“道德绑架”,不能简单下结论。

 

教学过程:


1、从“年轻人拒绝让座”这则社会新闻切入,辅以两则相关的社会事件,归纳和总结“道德绑架”的基本特征。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关于蔡艳梅的:

     

广东省电白县18岁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蔡家已花掉10多万元,负债累累。要彻底康复,蔡燕梅必须换肾,手术费用逾20万元。网友“冰尘”大胆建言:“我们找出买彩票中了奖的彩民,让其捐献25万,挽救一条生命……”     

巧的是,电白县就有一名彩民中得双色球两注头奖,总奖金高达1200多万元。数个网友戴着口罩和鸭舌帽,来到投注站,手拉“救救蔡燕梅吧!伸出援助之手,让18岁的生命延续”的求助横幅,呼吁当地刚中了1200万元的大奖得主捐资救人。


另一则是关于马云的: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的瑞海物流发生爆炸事故。  

随后几日,明星大腕纷纷捐款救助,唯有中国首富马云迟迟没有动静。于是,众多网友开始给马云留言质问:为何不捐款?  

面对众网友的“逼捐”,马云选择了沉默。不少理智的网友被马云微博的评论吓呆了!  

“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   

“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   

“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   

“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

     

归纳这三个事件,可大体归纳出“道德绑架”的三个特征:


一是利用“弱者”来绑架“强者”。在不同的“道德绑架”事件中,强弱的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相对于年轻人,八旬的生病老人显然是“弱者”;相对于中了1200万元的福利彩票中奖者,蔡艳梅显然是个“弱者”;相对于滨海新区不幸的罹难者及其家属,马云显然是个“强者”。在这三个事件中,无一例外,都利用了弱者的痛苦、不幸与灾难来要挟“强者”。


二是绑架者不顾别人的自由意志,不管别人是否乐意,要求甚至威胁当事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具有显而易见的强迫性。马云之所以对于网友们的要挟保持沉默,显然是考虑到了,无论他怎么做,都难以得到正面的社会评价。就算他捐一个亿,网友们也会认为他是迫于舆论的压力而被迫捐的。


三是借助道德与舆论要挟当事人,这就是“绑架”的内涵。像材料中的年轻人,他不乐意与老人“挤着坐”,本来是他自己的权利,不值得肯定,但也不应受到贬斥,毕竟他坐的是他自己花钱买的座位。女儿指责他“年轻人该学学”,意思是你那么年轻,竟然不知道尊老扶弱。尊老是美德,不懂尊老,显然德行有亏。还有那个中奖者和马云,显然也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分析与归纳是基本的思维形式,也是写议论文的基本功。通过这个分析与归纳过程,引导学生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事件中,寻找共性,归纳特征。从个别到一般,才能更好的从一般到个别,便于更准确的判断类似的社会现象。

 

2、分析“道德绑架”的实质和危害。


归纳出上述三个特征,也就不难理解“道德绑架”的实质了。


一、以道德代替规则(将道德评价凌驾于规则之上)。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与规则而是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也是公民行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只要遵纪守法,他便不该遭受任何形式的贬斥。当然,仅仅遵守法律与规则往往还是不够的,每一个公民还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但是,道德本质上是个人的修养,对于个人的道德选择,别人不能强迫,更不能加以利用和要挟。如果人们不去关注规则与法律,而习惯于用道德大棒挥舞一气,这是很危险的。


二、以所谓的义务抹杀自由(以强加的“义务”抹杀个人选择的自由)。“道德绑架”将不属于个体义务的内容强加给你,让你无从选择。年轻人并没有一定要给他人让座的义务,让不让座是他的自由。但一经“要挟”,他的自由选择权就被扼杀了,这与道德的自由性质是冲突的。奴隶的勤勤恳恳是不具有道德意义的,因为在奴隶主的皮鞭之下,奴隶无从选择。正如康德所说,不是出于自由选择的行为,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胡适说: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都开始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人人都争当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都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3、借助上述结论,引导学生尝试分析下列这则材料。

   

8月5日播出的《中国梦想秀》中,来自贵州的“追梦人”杨成燕,梦想是让失散多年的妹妹认回双亲,一起拍张全家福。杨成燕的妹妹张懿小时候被父母送给别人,知道真相后不愿接受生父生母。张懿在现场一直拒绝和亲生父母相认。不料,节目主持人周立波当场指责女孩心胸狭隘,说她应学会原谅,否则永远不会幸福,还说出了“在你儿子眼里你是个尖酸狭隘的女人”的言论。

 

在这则材料中,张懿认不认双亲,这是她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周立波却指责她“心胸狭隘”,甚至威胁说,若不相认,“永远不会幸福”,还说出了“在你儿子眼里你是个尖酸狭隘的女人”的言论。这是典型的道德绑架。实际上,张懿不愿认回双亲,一是暂时还不能原谅当初父母的遗弃,二也怕伤害了养父母的心。如果秉持公道,以心换心,张懿的选择并不是不能理解的。血浓于水,劝说张懿捐弃前嫌,与生父母相认,周立波的这个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不能给张懿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安慰,让她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呢?


4、写作练习:阅读下列这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珍藏馆)。在大火前,一名学生违规把一册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俗世与肉欲的战争》的书带出了馆外,打算在宿舍阅读。

第二天,当他意识到自己从珍藏馆带出的那本书已是珍藏馆唯一存世的书的时候,他陷入了纠结之中。最终,他敲开了校长霍里厄克的办公室。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感谢了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出校。理由是,这名学生违反了校规。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这是他们的行事态度。

 

 (提示:写这个题目,首先要分析,这个事件有没有涉及道德绑架。其实,这里并没有道德绑架,涉及的只是规则与道德关系问题。对于哈佛的做法,可赞成,也可不赞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