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无疑是中华民族纪念历史人物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 我不是学历史的,所以我对历史真相并非了解,但是多年来我总是有个疑问,即:中华民族是不是应该纪念屈原? 我常想: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他的死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的还是为了权贵阶层的王朝而死的?如果是为了权贵阶层的王朝所死的,那么纪念他的应该是当初权贵的子孙,而不是人民! 中国古代爱国诗人总有着一个错误的情结,那就是他们总认为:人民只要在他的“主子”的统治之下才是最幸福的。于是屈原等看到在战争时期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景象总有所感伤或有些体恤人民疾苦之心,岂不知历史上有多少战争又不是因为“权贵们”个人的欲望膨胀而引发的呢? 就文化传统来讲, 屈原和中国古代的一些所谓爱国人士一样,他们总有着一种霸道的逻辑,那就是“无论君王多么的昏庸无能,人民只要被他所统治着才是最幸福的”。另外也不可否认的讲,面对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一词也许正是孔老二等教育下的一些政治性历史人物作秀表演的的好时机。 屈原投江自杀,据说是“不得志”后的选择。那么请问屈原所谓的“不得志”真的是想救人民于水火吗?如果屈原当初就是为了就人民于水火之中,那么他先前又有多少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人生精彩呢?!于是这就会引发世人的猜想:
屈原之死,无疑是一个儒家思想的“牺牲品”,他的死也许是死于儒家文化要求下的“忠君、爱国(即爱君王之国)与个人荣华富贵抱负”的纠结,从另一个侧面来讲,“爱国爱民”之说也许仅仅是儒家思想赋予他的一个政治作秀的“口号”。 即便屈原真正的是爱人民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儒家思想又不知让多少仁人志士就这样在“忠君、爱民”的矛盾与纠结中死去?!
|
|
来自: 草木青青33 > 《社会杂谈/植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