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胡名家音乐会及学术研讨会

 阿里山图书馆 2016-06-07

2016年5月23日晚,浙江音乐学院二胡艺术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琴道神韵”二胡名家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拉开帷幕。

    

音乐会开始前,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褚子育和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翁持更为二胡艺术研究中心揭牌。作为国内首个二胡艺术研究中心,对二胡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著名二胡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教授许奕担任主任。褚子育致辞指出,中心的成立是学院立足江南音乐沃土,突出办学特色、强化人才培养、提升科研创作水平的重要举措,将联合各大同类院校,为二胡专业学科发展谋求各方帮助和支持。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宋飞致辞指出,二胡作为中国民族器乐的代表性乐器之一,已有千余年历史,并在近百年间,随着社会的变革,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在当下的多元文化空间中,健康地传承、发展、创新、传播二胡艺术,是二胡人共同的课题和任务。

音乐会由指挥家刘炬与刘志培共同指挥,浙江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担任协奏。著名二胡演奏家汝艺、胡志平、邓建栋、于红梅、朱昌耀、许奕、宋飞演奏七部名作,分别是闵惠芬编曲、杨立青配器的《洪湖主题随想曲》、关乃忠的《追梦京华》第四乐章“除夕”、杨立青的《引子、吟腔与快板》、吴厚元的《红梅》、华彦钧作曲、路行编配的《二泉映月》、杨立青的《悲歌》、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第二乐章“烽火操”和第四乐章“遥望篇”。

纵览整场音乐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奏家们展现出不同的演奏风格,将二胡的各种演奏技巧发挥地淋漓尽致,在对乐曲精彩绝伦的诠释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汝艺开场一曲《洪湖主题随想曲》气势磅礴;胡志平将《追梦京华》拉得京味儿浓郁,慢板引人遐想、快板欢庆非凡;邓建栋在《引子、吟腔和快板》中运用大幅度滑音及揉滑等传统演奏技,把曲目展现得既宏大气势,又活灵活现;于红梅把一曲《红梅》演奏得气势宏大、情调悲壮;朱昌耀把经典的《二泉映月》演奏的韵味十足;许奕的一曲《悲歌》感人肺腑,细致多变的音色催人泪下,宋飞把《长城随想曲》拉得意味深长,具有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最后,七位演奏家齐聚舞台加演《赛马》,将整场音乐会推向最后的高潮,全场喝彩、掌声雷动。

这一场集聚了全国二胡名家的二胡艺术盛宴,充分体现了中青代二胡演奏家们的成熟技艺。从曲目安排上看,这是一场极富中国韵味的音乐会,七部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扎根传统、勇于创新的二胡音乐创作成果,全部是由当代作曲家们创作或改编而成的二胡乐曲。“琴道神韵”二胡名家音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传统根基对于当代创作的重要性,站在当下,我们需要寻根。

去年底,浙江音乐学院举行纪念刘天华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二胡音乐会,半年之后,“琴道神韵”二胡名家音乐会又在美丽的富春江边奏响,体现了浙江音乐学院对发展民族艺术的高度重视。浙江音乐学院二胡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将重点打造教学培养、艺术表演、科研学术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为一体的发展平台,不定期聘请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指导,与其他兄弟院校、院团的相关艺术中心机构进行合作,集聚人才,开展学术研讨会、论坛、大师班、音乐会等活动,推进二胡艺术的深入挖掘、研究和传承创新,让二胡艺术焕发出全新的活力、魅力和影响力。

二胡名家研讨会综述
2016年5月24日上午,“琴道神韵”二胡名家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行政楼会议室举行。二胡艺术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鲁日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许讲德,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杨光熊,中国音协刘天华研究会秘书长方立平,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岳峰,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翁持更,一级作曲、教授卢竹音,浙江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黄大同等音乐界的专家、学者和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飞、胡志平、于红梅、朱昌耀、邓建栋、汝艺等出席研讨会,浙江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建国以及校内专家、国乐系教师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浙江音乐学院二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二胡演奏家许奕主持。

张建国在研讨会上致辞,代表浙江音乐学院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表示研讨会是二胡艺术研究中心正式运作的良好开端。后续,中心还将立足浙江的地域文化,在特色发展上做文章、下功夫,定期邀请艺术大师、专家来学院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论坛、大师班、音乐会等活动。表示,学院一定会做好中心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积极为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创造条件,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最高端、最顶尖的二胡艺术学术研究和实践交流平台。许奕说,二胡音色优美而且表达力强,在合奏、独奏以及地方歌舞、戏曲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健康地传承、创新、传播二胡艺术?需要每一位二胡人认真思考。二胡艺术研究中心定会为二胡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鲜的促动力。鲁日融向二胡艺术研究中心赠送了个人书籍和音乐作品,他希望学院树立开放式的发展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把二胡艺术研究中心做成品牌,把二胡艺术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好。许讲德寄语中心要不断地培养高水平人才、创作优秀的作品,加强业余教育的培养,提高全民音乐教育素养。杨光熊要求二胡艺术研究中心重视基础技法演奏理念及教材系统化的建设,将教学、演奏、研究相统一,要清楚位置,找准突破口,抓紧历史的梳理,回归二胡的属性,实现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融汇。方立平期待,二胡艺术研究中心能够站在文化的制高点,用比较的方法去专研二胡文化。他表示,研究不怕有争论,争论也是一种发展,这对二胡艺术研究会有更精确的认识。宋飞用“高起点、高目标、高能、高效”四个“高”来形容浙音二胡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她希望中国音乐学院和浙音多多交流、合作,双方资源共享,共同为民乐的传承和发展付出力量。胡志平指出,二胡艺术研究中心成立要在教学、创作、研究上下功夫,要吸取民间的优秀音乐文化,做好中国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浙音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定能走出符合浙音国乐发展的新型道路。于红梅表示,二胡音色秀美而且表达力强,在民间合奏、独奏以及地方歌舞、戏曲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二胡艺术研究中心要立足江南,保持江南特色,多注重人才的培养,把二胡艺术推向更高的层次。卢竹音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指出二胡的简练、写意,指出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些可以改良,有些是不可大革命,要在传统、继承、发扬上下功夫,并探讨了二胡与乐队伴奏的相关问题。黄大同对二胡研究中心提出建议,他希望教师可带领学生去采风,从戏曲、曲艺中吸取经验,收集更多经典的民间演奏技法。在创作上,中心还可以邀请作曲家来共同创作以传统为基础和元素,具有浙江特色的二胡乐曲。朱昌耀表示,民族民间音乐对二胡的普及有重要的意义,要注重民族民间音乐在二胡中的运用,把民族民间音乐运用到教学中,注重浙江地方风格音乐在二胡作品中的运用。

翁持更、邓建栋、岳峰、汝艺、王同等人表示,浙江音乐学院成立二胡艺术研究中心是二胡界的喜事,他们定会对研究中心给予大力支持。他们希望,中心注重二胡表演理论的研究,用学术视界去探讨二胡艺术;要多与专业院校、单位经常互动合作,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二胡未来的发展;注重表演理论,以及二胡评论,学术视界去探讨二胡艺术;要确立好方向,找准突破口,运用好资料;要立足于本、放眼全国,使二胡音乐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浙江音乐学院二胡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能成为二胡艺术发展的重要节点,书写出二胡艺术的发展历史新篇章,定会推进二胡艺术的深入挖掘、研究和传承创新,让二胡艺术焕发出全新的活力、魅力和影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