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的科学精神:为什么彩虹是圆的?

 残云伴鹤归 2016-06-08

图1:彩虹


撰文 | 吴进远(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责编 | 陈晓雪


  


前几天,微信朋友圈被北京雨后的彩虹美图刷屏了。在大家都纷纷惊叹大自然的造化时,一位成年朋友抛出了一个好问题:彩虹为什么是弯弯的圆弧?


1
关于科学精神


为什么说是好问题呢?因为在科学上,提出问题有时比解释问题更重要。


我们经常讨论什么是科学精神,如何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其实,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您好爱好爱的朋友圈。我们要做的,是去发现与呵护这种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探索与功利的区隔。换句话说,科学精神就在于能够提出并探索那些看似没有用,打不出粮食换不来钱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彩虹是圆的。当然,我不是说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不是科学问题,关键在于,对自然界里的问题要有求索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不因功利的原因而衰落。


为什么强调提出好问题的是位成年朋友呢?人们常常有一个误解,认为科学普及的对象只是孩子,成年人不用再学习科学了。而实际情况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已经变成一件终生的事情,尤其是在科学知识方面,一天不学习,就赶不上《知识分子》的广大读者。在给孩子普及科学知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的同时,为人父母的我们可不要昏睡在人生道路的半途中。


所以,我们不仅要鼓励小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也要鼓励和保护成年人那弥足珍贵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那么,应该如何呵护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认为,最要紧的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要简单地用“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这么一句话就把自己糊弄过去。


弄明白发生彩虹这件事既简单又困难,简单在于其原理确实不难,困难在于网上对彩虹原理的解释大多过于简练,开头即是结束。所以,我决定就此详细谈谈其中的物理知识,顺便澄清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2
光在水珠中的折射与反射


彩虹经常发生在雨过天晴之时,人们见到最多的是在东边下雨西边晴的傍晚。这时,太阳光从比较低的角度照到天空,照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正是这些小水珠,组成我们看到彩虹。我们先分析一下太阳照到一个小水珠时,光线是怎样发生折射反射的,如图2所示。


2:光线在水珠里的折射与反射。


小水珠在空气中基本是个球形,它不管怎么翻过来滚过去,在空间中始终是个球形。


在空间中,唯一一个特殊的方向是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太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光,因而这个方向对所有小水珠而言,都是固定的,不管小水珠处在什么随机的空间位置。


照射到小水珠上不同部位的太阳光会经历不同的折射与反射路径。这点很好理解,由于图2中i角的不同,r角自然也会不同,它们之间遵从折射定律:


sin(i)= 1.33 sin(r)


这里,1.33是水的折射率。为什么是1.33呢?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光在水中的速度之比,而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概是空气中的75%,因此得到1.33这个约数。太阳光从空气进入水的时候,发生了第一次折射;光在水珠中继续前进,遇到水珠的后壁,这时,一部分光透出水珠,而另一部分,反射回到水珠内——这个反射,遵从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光在这个点上的反射不是全反射,重复一遍:不是全反射,再重复一遍:不是全反射。有的人随口在“反射”前面加个“全”字,这是不严谨的。


回到穿过水珠的光线。经后壁反射之后的光线继续前进,来到水珠的边界,透到空气中一部分。在这个界面,光线被第二次折射。


我们通常看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经过这样两次折射、一次反射到达我们眼中的。


我们把照到水珠上不同位置的光线画出来如图3所示,能看出什么呢?


3:光线照到不同位置后的折射与反射。


首先看到的是,照射到不同位置的光线,其出射的角度严格说是不一样的。


不过,这些不同角度的光线并不任意发散,而是似乎集中在某一个角度附近。这个角度在42度左右。


在图4中,我们将入射角与出射角的关系画出来,横坐标是入射角正弦的平方,而纵坐标是出射角。我们看到,在大部分出射角,我们的曲线一划而过,而在42度附近,曲线集中堆积。这表示,大部分光能集中在42度附近。


图4:光线照到不同位置后的出射角。


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不同,对应于图4中不同颜色的曲线。由于折射率的微小不同,不同颜色的光堆积出的极大点也在不同的角度上。


这儿澄清另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有的读物说,水珠把太阳光像棱镜那样分成多种颜色。这种说法不算错,但容易引起误解。棱镜分解太阳光时,每种颜色只被折射到一个固定的角度。而对于水珠,我们从图4已经看到,某种颜色的光会沿着0到42度的任意角度出来,只不过在42度附近亮度最大。


3
彩虹为什么是圆弧形的


当我们把一粒水珠在太阳光中逐渐移开,使得我们的视线和太阳光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加时,我们首先看到水珠是昏暗的。当夹角接近42度时,水珠变成明亮的紫色。继续增加这个角度,水珠的颜色逐渐向红色方向变化。等超过了可见光的范围,水珠又会变成昏暗的。


现在,让我们来假设天空中布满了水珠,这时只有一部分水珠会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再折射到我们的眼中,根据水珠与太阳光以及我们眼睛的相对角度,每个水珠呈现出一种颜色。从图5可以看出,太阳光从左方照向右方。对于右边的水珠,凡是相对于观察者处于相同出射角,也就是说呈现相同颜色的。都处于同一个圆上(确切说是同一个锥面上)。这就是为什么彩虹看上去是圆的。


图5:水珠组成圆形的彩虹。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彩虹是许多的小水珠组成的,每个小水珠呈现不同的颜色,而不同颜色的小水珠排列在不同直径的同心圆上。


另外,从地面看天空中的彩虹,它只是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个弯弯的圆弧,但是如果我们飞在天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圆形彩虹,这种情形有时在飞机上可以看到。


4
霓与虹


我们前面谈到的光线路径是折射加一次反射再加折射。如果光线在第一次反射之后又经过第二次反射,情况又会怎样呢?我们可以参考图6。


图6:

图6:霓与虹的形成。(来源:wik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