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回忆儿时的端午
2016-06-08 | 阅:  转:  |  分享 
  
回忆儿时的端午

在我们小时候,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有三个,春节、端午和中秋。

因此,如今虽已古稀,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的习俗还比较清楚。以我们老家来说,端午前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特别是女人,要为孩子们做虎头鞋、缝制香袋、编织存放鸡蛋、咸鸭蛋的小网兜,而最重要的是准备好裹粽子的各种材料,诸如糯米,赤豆,蚕豆瓣,粽叶,麻线,条件好的人家还腌制猪肉包所谓的火腿粽子。男人们则准备端午节聚餐的美味佳肴,其中雄黄酒是不能少的,而用来“驱鬼”的菖蒲、艾叶更是重中之重。据说,菖蒲代表门神尉迟恭的鞭,艾叶则象征着另一个门神的秦琼宝剑。把这两样“宝贝”挂在门上,便能驱鬼辟邪,四季平安。

???端午的前一天,就跟除夕差不多,家家户户忙着裹粽子,什么赤豆粽、豆瓣粽、米粽,条件好的人家还裹蛋黄粽、火腿粽。当红日西下夜幕降临之时,房顶的烟囱炊烟袅袅,粽香飘洒。孩子们更是跑前跑后,急着等粽子开锅品尝。可是,家乡的老规矩是粽子要放在锅里焐一夜,到端午节早晨才能开锅吃粽子。因为这时的粽子吃又糍又糯,真是软糯香浓味美可口。

至于吃粽子的历史渊源,有各种不同版本,然而最为可信,流传最广的当属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爱国精神。有诗为证: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1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