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生活情趣678 2016-06-08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01

    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充满正能量的神话故事。治水的大禹,也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不仅来自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结束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大禹----伟大的禹。

    宁夏青铜峡,相传就是当年大禹治水时劈山疏水形成的,而银川平原自流灌溉工程的取水口恰在青铜峡。世世代代旱涝保收的“塞上江南”,盛世自然感念大禹的恩泽。于是,在108塔斜对岸的牛首山脚下,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大禹文化园”,来纪念、感恩和传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大禹文化园总建筑面积13190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为仿汉代建筑。据说,设计者认为汉代建筑气势宏伟,适合表达对大禹的尊崇之意。西狼看来,传说中的夏朝建筑风格什么样,恐怕无人说得清楚。文化园轴线上建有码头、广场、牌楼、入口大门、钟楼、鼓楼、明堂、大殿,两翼”为河图洛书、九州苑、大禹雕像,建筑高差31.05米,整体布局错落有序,蔚为大观。


▼02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03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04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05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06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07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08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09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0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文化园主建筑禹王殿,分成“两层、一庙、两堂、三厅、一长廊”的展示空间。尽管布展中也有“三皇五帝”等神话传说中的帝王和反映国学的各类国学典籍,但大禹绝对是主角。

    从布局看,中心禹王庙,一层大禹生平堂、大禹精神堂,二层大禹治水厅、大禹神话厅、大禹政绩厅、大禹文化长廊,整体上以象征华夏黄河的黄色,以及橙、绿等色彩为主色,材质则采用木、石、青铜、汉简等。图14中那头铁牛仿制品,是古时候人们沉于水底,用来镇压河底防止洪水泛滥的,可惜正品文革中被毁了。

    关于大禹的生平事迹,网上汗牛充栋,西狼不再赘叙。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自大禹的“夏”一统天下后,华夏真正进入了数千年之久的“家天下”(图26)。


▼11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2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3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4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5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6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7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8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19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0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1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2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3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4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5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6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不知是因为“大禹文化园”是新建的缘故,还是宣传不够的原因,这里游客稀少,香火也不甚旺。倒对了西狼的胃口,遗憾的是赶上正午时分,曝光不好把握,那尊巨大的雕像处于逆光位置很难拍清眉眼。匆匆一游,留个念想吧。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几千年前屈子沉水的悲情造就的念日,西狼就用一个更久远的更有幸福感的水故事,来安顿今日的安好和曾经的悲沧。
    祝朋友们端午节快乐!

▼27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8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29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30

『黄河青铜峡』掠影大禹文化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