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用抽象符号蒙住宝宝现实人生

 uczc68 2016-06-08

莫用抽象符号蒙住宝宝现实人生

 现在的宝宝大都被过早的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甚至进行抽象知识的学习,这也是目前早教中的一个普遍误区,潜能开发并不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孩子如果过早地进行抽象知识学习,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人为地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从而丧失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体验和思考,莫让抽象符号蒙住宝宝的现实人生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进行抽象学习之前,孩子需要充分接触真实的世界,通过大量的游戏和运动,来发展他们的感觉器官、大脑以及运动系统的协调。

       抽象的智力学习本身,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活动,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紧张,需要消耗孩子很多内在的能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正常发育。提前的抽象学习还可能造成孩子感觉经验缺失,这将破坏人类天性中的爱、兴趣、好奇心和同情,从而可能会导致:冷淡、孤僻、漠不关心、迟钝、缺少同情心和麻木不仁。

       如果过于强调某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可能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过早进行智力学习,孩子的其他能力,比如音乐才能、运动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和损害。
 
几岁开始学习识字和数学最好?

       一般来说,4岁半—5岁的时候才是孩子数学和符号敏感期,是儿童开始接触文字和数学这些抽象内容的时期。这是因为,孩子出生后,在对有形世界经过充分的接触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在智力方面上升到一个状态,那就是对抽象的符号突然发生兴趣。孩子在5岁以后,大脑发育更加成熟,具备了永久性记忆的能力,此时学习的抽象事物,不仅能理解,也能够被记住。


 

孩子的学习要循序渐进

       即使孩子已经进入了学习抽象事物的敏感期,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需要有一个过程,循序渐进,千万不能一下子就教很多。

       因为,此时的孩子虽然对抽象符号发生兴趣了,但是还没有完全达到纯粹抽象的状态,必须先为儿童提供跟符号相对称的实物进行配对,把一个有形的物质,透过符号表达出来,孩子才能很好地去理解和使用这些符号。

       比如 孩子学数学的过程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先是从1、2、3、4.....。这样的“数数”开始的,这个阶段叫“数名”;然后,孩子才会对数字感兴趣,就是具体地书写出来1、2、3这样的数字;再过一段时间,儿童就会对数量感兴趣。当儿童把“数名”、“数字”和“数量”三位合为一体的时候,他(她)才真正地走向数学。

       开发孩子的潜能是没有错的,但是也要有度,要适可而止,莫让抽象符号蒙住了宝宝的现实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