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上路,眺望自己远行,凝视与默观,学科的红火,老母的暮年、小我的悲喜、艺术的光晕、民间的段子、乡土的音声、节庆的盛大、泰斗的脾气、诗人的才情别有一番滋味。如疾驰车窗外移步换形、高低深浅、转瞬即逝的彩虹、夕阳,才上眉头,却下心头。 诗歌、小说、绘画、音乐、戏剧常常激情澎湃、爱意浓浓、沁人心脾。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抑或民俗学的论述则常常中规中矩、不温不火或者索然无味。 在都市生活方式迅疾吞噬乡土的当下,我们山里的文盲母亲的晚年面临着比我们更多的精神困境。污浊、拥挤、喧闹的城市她们住不惯,乡土又是那样的萧瑟、稀疏与苍凉。要年迈的母亲改变她们早已熟稔的乡村生活习惯无疑是残酷与残忍的。于是,她们的日常生活不少都是这样的场景:没有绕膝的儿孙,从不打开的电视,颤颤巍巍地走路,独坐和呆望。天下之大,哪里是老母亲们安身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