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古人怎么过端午节

 木头1018 2016-06-08

《端阳故事图》册分别描绘了端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历代各地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看看古人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射粉团

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唐代从宫廷内传出的一种游戏:剥开几个用艾草汁浸泡过的黄米角黍,切成小块放在漆盘中,让客人们用特制的小弓箭射粉团,射中者可以食用。

採药草

题:“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

端午也是采药季节,古人认为五日午时阳气最盛,以药草治病最具效验。譬如“午时水”,取饮、擦身,可袪百病。古人也会用百草来制作香囊、香牌、香珠,《红楼梦》里,元妃在端午节前赏给贾府众亲“红麝香珠”,便是用多种香料与中药合成带孔的圆珠,十八颗为一组,用细绳串成手串。如今的清宫档案里,还保留着雍正九年“避暑香珠”的配方:香薷、黄连、连翘等中药,还有磨碎的甘菊花、玫瑰花瓣,同时添有朱砂、雄黄。

清·金廷标 《群婴斗草图》局部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还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也是古人野外游艺之遗俗。

赐枭(xiāo)羹

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

枭指猫头鹰,传说为食母恶鸟,故于端午节捕杀,做成羹汤,赏赐官员,寓有除绝邪恶之意。

汉代从武帝开始,端午赐枭羹给百官食用的做法,一直到清代的史书中都有记载。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中有言:庖捐恶鸟,俎献肥龟”,说的就是吃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接受了皇帝赐宴之后写了应答的诗句:外廷已拜枭羹赐,应助吾君去不仁。也就是说,吃枭羹,引申之义是为了帮助皇帝去除不仁不义的人。

养鸲鹆(qú yù)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鸲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哥,要在它换羽毛后,剪了舌尖好学话。八哥的舌端太尖,要训练八哥能讲简单的话,就用小剪刀修剪舌尖,使它变圆,发音才较流利。

悬艾人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在今湖北湖南一地,人们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

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含有的桉油精,具有很强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插艾草、菖蒲来消毒,可谓事半功倍。其中,熏艾草的消毒功效更大。

郎世宁《午瑞图》这张画里,瓶插蜀葵、榴花、菖蒲,盘内是樱桃和杏,边上还散落着几个粽子。

系采丝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汉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的丝线,扎成“长命缕”,系在臂上,可以驱除瘟病、避邪止恶。

裹角黍

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菰,读作姑,是一种水生高秆的禾草类植物,其茎为筊白笋。角黍即“粽子”。裹角黍即包粽子。今人包粽子以箸叶、箬叶、芦苇叶为主。

观競渡

题:“观競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提到“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认为“飞龙”即龙舟。

端午节时节,龙舟竞渡,万人呐喊。赛龙舟已经成为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

本文转自:中国文物网

原文标题:看看古人怎么过端午节

来源:传承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