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患者的重生之旅:癌症治疗不只是医院做了肿瘤切除就完事的!

 我星寂寞 2016-06-08

手机查看抗癌卫士软件,北上广肿瘤医院患者家属都在用的癌症社区工具类软件,不在为找治疗方式、护理方法而头疼,懂你的病友都在用,还有快速问医生功能!

我看到一种新的可能性,所以决定把对“治疗”的理解前所未有地扩展开来,去尝试这种可能性。这些办法,不用你鞍马劳顿倾家荡产地求医问药,只需拥有足够的信念、理智、毅力和耐心,以及亲人和朋友的关爱。

癌症患者的重生之旅:癌症治疗不只是医院做了肿瘤切除就完事的!

我手术出院后朋友们纷纷来访,开始了又一轮探望。很多人听说我没有接受化疗和放疗,甚至没有带回一片药来,不免觉得意外。大家不约而同地问一个问题,你现在就没有一点治疗措施吗?

我知道“病去如抽丝”的道理,更明白癌症与其他疾病在治疗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手术成功不是治疗的结束,而仅仅是开始。一刀切掉恶性肿瘤虽然不易,更困难的却是阻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我还听说癌细胞的转移概率在手术后的第一年为90%,此后逐年递减——第二年70%、第三年40%、第四年20%,即使在医生所谓“临床治愈”也即五年之后,仍有5%的转移率。(后一个说法来自中国台湾的一位肝癌患者。在大陆,我曾很多次向医生询问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回答。但医生们倾向于认为癌症患者手术后的前三年是最危险的阶段,而到五年之后,复发或者转移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一般不超过10%)所以,对于癌症不加治疗,听之任之,是不行的,即使在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手术之后,仍须再接再厉。

癌症患者的重生之旅:癌症治疗不只是医院做了肿瘤切除就完事的!

可是,从正统医学的立场来看,你不打针,不吃药,不让医生用什么“射线”穿透你的身体,或者用什么“伽马刀”朝身上招呼一通,还能有什么治疗呢?难怪朋友们都会用一种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也难怪那些癌症患者的家人在给我打来电话时,总是不能满足于我的一些大道理。

他们不住地问这问那。把他们那些悲伤、绝望、急切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就是想要知道,他们应当去找哪家医院?去看哪位医生?什么治疗办法最为有效?有没有什么特效药?西医好还是中医好?积极治疗好还是保守疗法好?他们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种倾向:既然得了这种危险的疾病,那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求医问药。

可是,在谈论“有没有治疗措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最好先来想想下面这些问题:

你是否认为,信念、理智、勇气和毅力也是治疗?

你是否认为,亲人和朋友的关爱也是治疗?

你是否认为,建立一种更适合你的生活方式也是治疗?

你是否认为,改善日常饮食起居的每一个细节也是治疗?

你是否认为,沐浴在明媚清澈的阳光里也是治疗?

你是否认为,拥有一种愉快轻松的精神状态也是治疗?

你是否认为,散散步、吸几口清新空气也是治疗?

你是否认为,甚至坐在天地之间无所事事、胡思乱想,也是一种治疗?

癌症患者的重生之旅:癌症治疗不只是医院做了肿瘤切除就完事的!

像很多癌症患者一样,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当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到医院去寻找最佳治疗方案。直到手术后出院的那一天,刘向阳大夫的一番话颠覆了我的思路。

当时他只给我开了出院单,却没有药方。这意味着我将两手空空地回家去,一味药也没有。我不免有点惊讶:难道我就不再需要治疗了吗?

于是我一个劲儿地问他,回家后还应当采取一些什么治疗措施。

“不要以为只有手术、化疗、打针吃药才是治疗。”他回答,“其实,走路也是治疗,吃饭也是治疗,呼吸新鲜空气也是治疗。”

这话让我看到一种新的可能性,至于未来的前途究竟怎样,不能确定。好在我已弄清楚“过度治疗”的恶果,并且选择了拒绝,又明白最好的依靠其实是自己体内的免疫机能,本来也不打算将过多精力用来寻求什么灵丹妙药。所以我决定,把对“治疗”的理解前所未有地扩展开来,去尝试这种可能性。回家后我要做的是,尽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还有生活习惯,包括每一个细节,以便能够维护和增强我的身体素质。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已经做好准备打一场持久战,不再期望速战速决。

在我看来,癌症患者的康复前途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是癌细胞本身的性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恶性程度和发展程度;

第二是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

第三才是治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第一条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患的是一种极端恶性的肿瘤,那就真的只好听天由命。好在肿瘤患者中,这种无可挽救的病例只占很小比例,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癌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而不是绝症。正因此,决定康复前途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才格外有意义。而正是第二和第三个因素有着很大的改善空间。

我们当然可以经由医学意义上的治疗来抵御癌细胞,但更有效、更少副作用的途径,很可能是非医学意义的治疗。

“非医学意义的治疗”是我自己杜撰的一个词。它能鼓励我这个医学外行,坚定地走自己的康复之路。没有量化的标准来确定它的“疗效”有多大,我的标准就是“自我感觉”——能够给我带来身体舒适和精神愉悦的办法,我就尽力地、持续地去做。

作者:凌志军 选自《重生手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