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江之滨崛起城镇化新区样本

 茂林之家 2016-06-08

    每次乘公交到西南街道河口片区,老街坊叶姨都感叹这片区域深刻的变迁。到今年底,当西南大道等北江新区的主干路网全面成型后,整个区域将变得更加血脉贯通。

  西南大道所过之处,曾是被称为三水“民营经济起搏器”的对外经济开发区,也有从明初到抗战时代400多年河口老县城,但历尽繁华后都已归于平静。2012年初,随着西南中心城区的饱和溢出、三水新城的横空出世,承接起西拓互联、城市扩容重任,这里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涅槃再造。

  滨江建区,弄潮共生。从旧厂房到时尚新区,从单一的住宅功能到集智慧产业、商务办公、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多功能一体的成熟社区,仅三年时间,北江新区即实现了破茧蜕变,并一步步践行着产城人融合的理念。

  如今,规模初现的北江新区再度吹响建设号角,乘势往西进一步扩容。北江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的崛起?北江之滨筑起的新城区将呈现怎样的面貌?扩容后的北江新区又将如何谋划布局发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日前走进了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北江新区。

  从旧厂房到时尚新区的嬗变

  已经搬到西南城区中心居住的叶志英,现在不时还会坐公交到河口逛逛、探探老朋友。每一次路过日渐崛起的北江新区都能感受到其深刻的变迁。

  “这里曾经是一片旧厂房,以前西南的工厂不多,像我们这样上了年纪的人,都来过这里打工揾食。”正如叶姨所言,这里的前身是西南街道河口对外开发区,聚集了近50家本土民营企业,被誉为三水上世纪末“民营经济起搏器”。

  然而,随着区域经济转型、城市扩容,对外开发区日渐式微。数据显示,开发区内企业占地2700多亩,但一年的纳税额仅有5000万元左右。2012年初,由西南街道牵头决定对这一片区实施“三旧”改造,通过“整体洽谈、整体拆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模式,打造与三水新城互联错位,承载起西南城区扩容提质和“产城互动”的重任,定位为“幸福、时尚、水生活”的北江新区。

  堪称沧海桑田的巨变未必经历漫长的时光流转。目前,改造片区内的45家企业已全部签署了征拆补偿,收储企业土地44宗,面积为1380亩。为提升区域品质,西南街道还邀请了国内知名设计院制定北江新区城市规划,计划投入10多亿元建设西南大道、工业大道、大棉涌景观工程等城市配套工程,有望在今年底完工。

  “城市发展呼唤空间扩容,今年北江新区计划进一步扩容3000亩土地。”西南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江新区计划再用3到5年时间投入45亿元,一方面将衔接西南旧城区和河口老城区,重新激发河口老城区的发展活力,同时将与西南科技工业园河口片区、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产业社区一道,打造“15分钟工作生活圈”,构筑起“东塑、南控、西延、北拓”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如今,经过短短3年的建设,北江新区已初现规模。未来,为满足于产业升级平台、特色文化休闲社区和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的发展新目标,北江新区还将形成“产、居、游”复合型创新时尚滨江新区和广佛肇绿色城市走廊。

  四大片区筑就城市六大优势

  翻开北江新区的城市规划图可以发现,与其他从一张白纸建设起来的新城新区不同,北江新区崛起的区位条件已较为成熟。东面三水核心商业居住区,南邻珠三角之源“三江汇流”奇观广阔江面,北倚万亩绿肺森林公园。既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屏障,也深受现有城区的辐射带动。

  在此基础上,北江新区明晰划分了城市的四大分区:时尚生活区、智慧产业区、老三水文化区、渔人码头滨江区,并从交通、教育、商住、文化、行政服务等方面构筑起城市功能配套的优势。

  其中,作为连通城市动脉的“三纵四横”立体交通体系或将最先见成效。今后,在新区内将形成纵向塱东路、工业大道、口岸大道,横向广海大道、西南大道、西青大道、西河路路网结构。“主干路网全部为双向六车道,普通的市政路也将采用双向四车道,避免重蹈旧城因路窄车多造成的拥挤的覆辙。”北江新区指挥部建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西南大道等主干道的年底通车,整个城市的格局将浮出水面。

  “一座成熟的新区应该是集环境、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于一体的成熟社区。”诚如三水区长陈英文所言,北江新区邻近北江小学、西南二中江南校区、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言学校等名校林立西南教育示范区,教育资源丰富。区域内在建的北江文化活动中心、新动力广场、大棉涌水文化景观绿廊等,也将支撑起整个新区人口的庞大配套需求。

  此外,北江新区身处中心城区15分钟行政服务圈,距离三水区行政服务中心、西南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约3公里。目前还在规划建设西南街道新型综合服务社区中心,设立集康乐场室内、社区学院、430学堂、家庭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站及慈善会等设施于一体大型综合社区服务体,将进一步构筑完善城市服务体系。

  西拓扩容之后,新区还将承载起服务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众多饮料食品名企的功能,为其研发、设计、检测和展销建立载体,未来智能化办公、高端会展将拓展北江新区商务中心容量,同时辐射南海狮山科技工业园汽车展业链,建设三水汽车城。

  三年现硕果

  北江新区引人聚财底气何在?

  纵深

  三年造城,初现规模,固然成果喜人。但俯瞰当下炙手可热、遍地开花的新城新区,高楼广厦、通衢大道并不鲜见,但有不少因人气稀少而沦为“睡城”或“空城”。

  与以往靠土地资源驱动的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同,从中央到地方,新一轮城镇化的起点导向已向“人的城镇化”倾斜,如何引人聚人留人成为新城新区建设首要直面的命题。另一方面,庞大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中央对地方传统融资模式的管控,城镇化的钱从何来,对地方政府而言也颇为迫切。

  外依现有中心城区的溢出效应,内造居住、消费、工作、服务功能闭环,目前北江新区正逐步探索打造吸引10万人的成熟社区,而通过土地有序开发、滚动融资、借力民资等举措,也助其破解前期投入的资金瓶颈。

  高标准配套打造10万人成熟社区

  相比起其他新城新区的凭空崛起,北江新区依托原有西南对外开发区和河口老城,具备一定的人气和城市基础。随着西南中心城区城市拥挤的问题日益凸出,而距离其只有数公里之遥的北江新区,最先受其溢出辐射。

  目前,北江新区已有10个住宅项目进驻,其中时代城、北江明珠、御龙湾等已经成型。而作为市级城市升级重点工程的北江体育休闲公园也已正式落成,成为配套该区域的重要城市景观。

  北江新区建设办招商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身处中国(三水)水都饮料食品基地、木棉工业园等产业园区的包围,产业工人成为北江新区人气的重要来源。“与园区周边的条件相比,北江新区无疑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尽管如此,一座新区要真正引人聚人留人,成熟的配套至关重要。在时代城居住了1年多的退休老人麦健才,平日里还是习惯乘公交到西南城区购物,有时甚至需要一天跑几次。“这里的配套目前还不是很完善,所以不少住户还是习惯往西南老城跑。”

  然而,这样的局面将随着一系列商住场所的崛起而改变。继三水广场、恒福广场之后,三水又一大型的商业综合体—新动力广场于去年底落户北江新区核心地块,总投资约28亿元,集国际时尚购物广场、主题商业街、SOHO办公、星级酒店、SOFT公寓、高档住宅为一体,将成为未来三水乃至珠三角的休闲、娱乐、购物、观光新中心。

  此外,时代城、鸿安花园、汇信华府等地产项目还将规划配套商业步行街、美食广场,引入世界500强零售企业。“初步计划时尚居住区将兴建约6个不同规模的商住综合体。”按照规划北江新区将打造成吸纳10万人的成熟社区。

  高标准的规划配套让北江新区的吸引力日渐凸显。如今,较早进驻北江新区的时代城项目已开发至第四期,规模属三水之最,其中不乏南海狮山、肇庆四会、高要金利周边区域购房客的身影。

  资金独立运行土地融资滚动开发

  一座新区的崛起,从土地收储到基础建设,往往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根据西南街道的测算,仅对外开发区的“三旧”改造,总投资就需要约23亿元。

  相比起其他新区对投融资平台的依赖,北江新区的资金运转显得更为稳打稳扎。“主要依靠土地出让和质押融资来实现新区开发的滚动运作,所有集结到的资金都将独立运行,全部用于新区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西南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样的融资模式相对稳健,能实现良性循环。

  为了避免因前期规划缺失导致地块碎片化出让,使得片区呈无序状态,破坏整体形象,新区采取了连片规划、有序出让开发的方式,通过统筹规划,对地块进行恰当的布局。“只有通过整体的规划,提前做好相应的配套,实现地块价值的最大化,才能让有实力的开发商看到前景,这样才会引来‘金凤凰’,对地块进行高品质的开发。”

  去年至今,北江新区共出让了6宗土地共617.4亩,分别为:西青大道8号(166.7亩)、西青大道23号(177亩)、建设二路1号(200亩)、建设二路2号(22.7亩)、锦江路南侧(31.7亩)、建设一路17号(19.3亩),出让金额共约17.6亿元。此外,还通过土地质押融资14亿元,为北江新区的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针对个别可经营的公建项目,新区还计划通过BOT运营模式建设。在鸿安花园、新动力广场两地块段之间建设两条横跨321国道人行天桥,该两条人行天桥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建设单位,以BOT的建设模式募集民间资本投建,通过天桥LED广告收益运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