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入“6S”管理法,提升医院建设工程服务质量!

 昵称30265258 2016-06-08


6S管理法即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6个方面进行管理的方法。通过使用“6S”管理法,可使施工现场规范化,提升施工安全性。

1
整理

对现场施工的钢筋、模板等材料以及用于测量、办公等工具进行分类整理,科学规划各类物品摆放场地,做到“常用的随时都能找到,不常用的不阻碍生产活动”,使用频率确定法分析工具材料的整理重要性(见表1),并且根据越接近施工现场整理频率越高的原则定期落实整理工作。


2
整顿

根据整理结果,现场设置材料仓库、材料工具专用堆放区。然后对材料进行分类管理,使用频率低的清出场外,使用频率中等的归放至仓库,使用频率高的分类堆放在场地旁边。材料工具归类完成后根据不同类别设置标识,使物品简洁明了,降低放取材料的错误率,节省查找时间。

3
清扫

除每天下班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卫生清理外,在重要施工程序进行前如混凝土施工、墙柱模板封摸施工等也要进行卫生清理,保证进入下一道工序时不会有之前工序的残留废物,时刻保持施工、办公环境整洁,以及交通的顺畅。

4
清洁

制订日常巡视制度,施工、监理、基建办进行每日巡查,分部项目完成后由施工方先自行组织验收,再由监理、基建办进行验收,监理认定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每月组织参建各方进行月度检查,主要检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节假日、重大施工节点前应检查项目施工的安全情况。

5
素养

加强对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施工方落实安全三级教育,科室员工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具体措施:第一,科室每个季度进行安全教育专项培训并考试,每个月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近期安全案例进行分析教育;第二,开设质量安全小组会议,对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汇报总结,对存在质量问题、安全隐患之处重点提出、重点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采用科室集体讨论来制订整改方案,对下个月的工作做出计划,并严格执行;第三,定期组织科室全体人员进行消防演习,提升科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消防安全操作技能和紧急疏散能力。

6
安全

作为本次管理的核心,安全始终贯穿于整个改进过程中,根据现场安全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泥浆、尖锐施工废料、大高差边坡、施工大型设备),列出安全因素分析表(见表2,由低到高分值为1、2、3,总分越高则造成安全影响越大)。


从分析表得知5分最高分值的为施工用电安全和高空落物,将其列为影响安全重点因素,进行重点防护考虑,由专人负责监督,每天进行检查;分值4分的应列为一般影响因素,需要定期进行监督,发现异常时提高监测频率,加强防护措施;分值3分及以下的应列为安定因素,进行周期性检查,出现情况时及时整改。


据此制定具体安全管理措施:第一,制定基建办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重大事故安全应急预案,施工单位制定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相关安全制度上墙;第二,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安全员,管理人员及民工三级安全教育;第三,设置安全围护、高空作业防护、脚手板、安全网、临时安全下行通道、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第四,注意安全用电,配电箱、开关箱采用冷轧钢板材料制作,开关电器的所有正常不带电金属部件做保护接零,装设漏电保护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及重要电器旁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刘华盛 王军

柳州市工人医院

来源于本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