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中医院建筑很平凡?西安市中医医院惊艳了那片土地~

 昵称30265258 2016-06-08


由于历史原因,古城西安北郊曾被作为仓储、农业区,造成城北发展较为滞后,区域社会化设施较薄弱,成为西安市卫生资源最匮乏、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最薄弱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缺少大型公立医院,当时西安市北郊地区只有一家民办的三级医院,难以满足区域内300多万人群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古城西安


西安市中医医院最初只是一家中医专科医院,随着医院不断的发展壮大,已具备成为大型综合医院的条件,但医院所处的市中心周边有陕西省二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等优秀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相对比较集中,而院区40多亩的用地,车位只有20个,可以说向现代化中医医院发展的步伐受到了限制。


西安市中医医院老院区


老院区狭小的入口


车位只有20个


随着西安拉大城市骨架,城市重心北移战略的实施,2009年西安市政府立项决定将西安市中医医院从老城区碑林区东大街325号整体搬迁至未央区八路行政东区,随之带来住宅小区、商场等场所设施的移入,大量人流的涌进。


西安北郊经济开发区新貌


西安市中医医院的整体迁入,有效地调配了卫生资源,填补了该区域的医疗空白,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彻底告别了医院原来拥挤的医疗环境,为医院的提升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市政府领导的重视,给予医院很大的资金支持。


迁入西安北郊的西安市中医医院


总体布局·现代化园林式


西安市中医医院在总体布局上,采用医疗集中和保障分散相结合的园林式布局设计,既满足现代医疗建筑的功能要求,又利用新中式建筑契合中医药文化。院区共设置7栋单体建筑,总体呈不对称分布,中部主楼为门诊医技综合住院楼,采用鱼骨式的框架体系;主楼的西南侧为三栋“一”字型4层建筑,依次为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后勤保障楼;东南侧为两栋三层L型建筑,分别为科研教学楼(报告厅与住院二号楼针灸病区)、住院三号楼(肝病科与肿瘤科);院区内的西北角单独设置一栋4层的中医制剂楼。医院力求打造成为一所集养生、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园林式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采用鱼骨式的框架体系(首层)


医疗布局·集中与分散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建筑分为两大功能区,医疗区为门诊、急诊、住院、医技科室、药剂等用房,配套服务区为保障系统、行政管理、院内生活等用房。门诊、急诊、医技、住院采用集中式布局,部分实现资源共享;后勤保障、行政办公、院内生活为分散式布局,各功能区为单体建筑。整体形成以医疗综合楼为南北主轴,东四南北4个广场为院落,组成园林式的建筑群。并通过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等衔接形成整体,充分考虑医院内各个设施在配套上的共享、空间过渡及区域联系的合理性。



外观造型·突显西安特色


医院的建筑风格以新中式为主题,因毗邻行政中心,造型采用坡屋顶与其相呼应,这种仿古的坡屋顶选用了砖灰色为主色,着重突出西安历史的厚重与沉淀感。同时,利用非对称的布局、窗槛墙石材勾栏、挑台和灰空间的处理方法,创造出轻松、宜人的空间环境。

该项目不仅符合卫生学要求,风格上更展现了西安的文化特色,雄厚的屋檐、大气的院落、沉稳的装饰、朴实的色调,诠释了西安的地域特色,可以说是一座极具西安本土文化的特色建筑。



内部交通·流线顺畅


相比现代高层医院住院楼,西安市中医医院楼最高10层,裙房3层,配备电梯达42部之多,保证了楼内垂直交通的顺畅。其中门急诊楼设4部电梯,医用电梯、客梯各两部;住院楼设4部电梯,医用电梯、客梯各两部;制剂楼设1部货梯;科研教学楼设两部客梯。同时各建筑均至少设置两部疏散楼梯。


中医特色·独立制剂楼


作为中医医院特色之一的制剂楼,独立地设置在院区内的西北角,该楼共4层。室内采用中医文化元素进行设计,利用色彩、灯光等元素打造出一栋国医制剂中心,内设中药饮片库房、西药库房、中成药库房、中药调剂室、西药调剂室、中成药药剂室、中药煎熬室等科室,以及办公室、休息室等辅助用房。



辅楼裙房·非对称设计


西侧三栋一字型辅助楼由北向南依次排开分为综合楼,主要设置内分泌科和干部保健门诊;行政楼,设置所有行政科室;后勤楼,一二楼是病原灶和职工灶,三楼是学生宿舍。东侧两栋建筑都为L型,南面科研教学楼为报告厅和二号住院楼,北面三号住院楼肝病科和肿瘤科病区。

根据地形地势,将院区用地范围进行合理规划、布置,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建筑也实现合理变化组合。学生宿舍原位于东侧科研教学楼,后为增加床位数,满足飞速上涨的患者需求而搬迁至后勤楼,科研教学楼东侧部分改为二号住院楼,另外卫生保健楼也提供了30张床位的住院空间,才得以满足目前的使用需求。


景观院落·园林式


为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由主楼和裙房围合而成的东西南北4个广场组成院落式的布局。既有中式的庭院、园林,也有功能性广场、聚散广场。南广场毗邻市政中心的主干道,将医院一个优美的空间环境展示给城市;东广场作为主入口广场,起到交通和门前集散的作用;西广场为后勤广场,设置百草园,培植各种中草药植物,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打造一个休闲的区域;北广场主要为住院部、制剂楼以及污物处理服务,等同于后勤保障的交通功能。




门诊医技住院楼以医疗街为主轴,衔接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功能,平面呈鱼骨式,在模块之间围合出多个内庭院,可作为出入口也用作花园景观设置,裙房与主楼部分更是设计出多个天井,力求获取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较为舒适的医疗环境。




景观设计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空间体验,无论身处公共大厅还是进入诊室内,都可见室外绿植景观,避免了相对密闭的空间使患者产生压抑感,降低就医者的不安情绪,良好的通风提升了空气的质量,使新风不断进入建筑内,更值得一提的是院落与天井的穿插引入了充足的阳光和新风,减少了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起到了节能的功效。



中医文化·内装外饰


在大厅的装饰中,提取我国“汉简”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医学中一些著名能够代表中医院重要特点的文字以书简的字样刻在门诊大厅墙面,利用墙体凸显医院文化色彩。




另外,医院内外建筑上传统八卦纹样也十分具有特色,纹样中恰如其分地融入一些现代化的线条,简约低调,既不缭乱更不影响标识的识别。医院的每一层都有一个中式传统花落纹样,贯穿整个设计体系,通过固定化的传统纹样,将楼层的独有文化特色特出,使患者易于区分。


大型浮雕彰显中医药文化


为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中医药学术成就,传播中医药历史文化知识,在医院科研教学楼的北面墙上塑造了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大型砂岩浮雕。浮雕全长21.4m、高8.7m,以陕西耀县药王山为背景,运用篆书、隶书不同书法字体和印章注解图画,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突出了陕西中医药文化历史底蕴。极具史实性、文化性、艺术性、观赏性。


融入汉唐文化的标识系统



医院内外的导视系统设计风格沉稳大气、古朴典雅,结合中医药文化建设要求,突出中医文化特点,融实用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在图案设计上,充分运用了传统文化中的中药、方印、盛唐纹、回字纹等元素;在造型修饰上,采用卷轴、扇面、书简等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造型为基础造型;标识系统标准色为亚中国红色,辅助色为与汉唐建筑风格相匹配的灰瓦色。


采用慢光源设计


由于医院建筑设计的结构及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都比较好,因此医院尽量减少使用人工照明,更多的采用慢光源设计,给患者心灵上的安抚,而暖色灯光应用更可给病痛中的患者带来暖意和温馨。


资料来自本刊

编辑:刘鲁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