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雲泉 2016-06-08

申琴堂,大名申化理,村人称之为“老化的”,1866年11月24日生人,卒于民国15年,也就是1926年3月,曲周县白寨镇南油村人。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据说,申琴堂出生时,天上还就有一颗明星落在了他家的院子里。申琴堂出生在贫穷家庭,祖辈都是农民。从小,他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背着箩筐拾柴火,在野外转悠。据说,在他年幼的时候,一次害病,病症很严重,已经奄奄一息,一天,母亲到他居住的屋里去看他,突然惊叫一声:“哎呀,不好!”父亲问:“咋啦?”母亲说:“快看,你儿勤堂的身边卧着两只小老虎!”父亲进屋看时,什么也没有看到,便数落母亲“胡说”,说她是她自己眼花了。

小琴堂很快痊愈,继续拾柴火,满世界疯跑。没事时,喜欢武术,自己在家里悄悄地练习,他家有两块制石,每块重约200斤,制石上有个凹槽和提手,申琴堂能够一手提起一块,两手提着两块制石,绕村一圈。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据申琴堂的后代说,申琴堂人高马大,虎虎有生气,力大无比,臂力过人,被称之为“异人”。申琴堂喜欢武术,练功不辍,除了找本村的老师教,还与安寨镇菜园村的一位同道相互切磋、交流,天长日久,武艺大有长进。

24岁,申琴堂荣登进士及第。当时在清代,乡试文科举行之后的两个月,即于同年十月开武科乡试,其内容分内、外两场,外场试学射、步射、技勇等,内场默写武经。在实施过程中是以外场为主的。会试也有武科,于乡试武试的同年九月举行。各省的武举人参加,其考试的内容与乡试武试相同,主试武试名额无定员,临时根据外场合格情况请旨定夺。通过会试的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武贡土在复试之后参加殿试,殿试可分为三日:第一日试马步箭,第二日试弓刀石,第三日带领引见,等侯钦定甲第。武进士殿试经钦定御批,分为三甲: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申琴堂经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才荣获殿试二甲,先在乾清门执勤,后被慈禧太后亲自选为御前花翎侍卫。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清朝顶戴花翎是清代官员身份的标志,其中讲究颇多,官员犯错时,如果被拔去花翎,那要算是极为严重的惩罚了。清代的顶戴花翎分两种,一是蓝翎,一是花翎。蓝翎用鹖羽做成,俗称“野鸡翎子”,供六品以下官员使用,而花翎是孔雀羽毛做成,须经皇上特赐方可佩戴,必须是五品以上官员。

据说,殿试时,申琴堂挥舞大刀,耍了一套关刀套路,由于心情紧张,一时失手,大刀差点掉到地上,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申琴堂飞起右脚,把百多斤重的关刀踢起,然后飞身鱼跃,一个“卧佛抱刀”,稳稳地落在地上。慈禧竟看不出半点破绽,连声赞好,询问申琴堂刚才舞的是什么套路,申琴堂急中生智回答说,是自己独创的“金钩钓鱼”。

申琴堂谦虚好学,购买了很多的书籍,每天回来后,坚持读书学习,从未间断,不懂处,还请人指教。永年的孟拔臣、肥乡的吕汉卿、大名的聂毓淑,都是他求教学问的老师。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在清代,乾清门侍卫和御前侍卫是有区别的。在乾清门执勤是守大门,而御前侍卫是皇帝的近身侍卫,贴身保护皇帝安危的,乾清门侍卫的权力没有御前侍卫高,不过,若有人攻打皇宫,乾清门侍卫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申琴堂在乾清门前执勤时,一天,因为晚上没有睡好觉,怀抱大刀,迷迷糊糊睡着了。这时,老佛爷慈禧刚好从这里出来,看到申琴堂后,讥讽说:“你倒自在,像个自在王呐!”申琴堂赶忙立正,端正军容,慈禧说话间就过去了。后来,申琴堂曾说:“可惜了我当时没有道谢,要不,金口玉言,我真就成了自在王了!”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申琴堂保驾在前。行走至南口镇,突然,前边的驮铃不响了,老太后的轿子停下了。原来,老太后要解手。当时,在荒郊野外,前后没有村庄,找不到厕所。老太后果断地说:“就在野地里庄稼密的地方,人围起来!”这真是英明的决定。这时,下人们赶快围成人墙。就这样,太后、皇后、小主、格格们轮流着“方便”。没有便纸,只好用野麻的叶子权且代替了。当时,申琴堂就在旁边,亲历了这一过程。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老佛爷西逃,途径居庸关。由南口进来,两山夹着小道,非常闷塞;来到这关口,却迎面有高山阻路,只有一个城门,两边营垒排列,让人心惊肉跳。大约是申时,天阴沉沉的,虽然上午下过大雨,一点也不凉爽。出了居庸关就属延庆州管辖了。路面石头多,非常不好走,路旁的青纱帐和野草很厚很密。突然有人从东北面斜对着打来几枪,枪沙落在青纱帐里,一片“沙沙”的响声(当时用的是火铣)。很明显这是对着老佛爷的驮轿和轿车开的枪。但强人隐藏在青纱帐里,始终看不清是什么人。这突然的遭遇真把老佛爷他们的魂都吓掉了。这时,作为花翎侍卫的申琴堂,和他的几个伙伴一起,奋不顾身地冲出去,四处搜寻,没有找到一个人的影子。大家呆怔片刻,才醒悟过来:救驾比逃命要紧,他们赶紧保护着老太后的驮轿继续前行。后来,又遇到土匪,土匪迎面打枪,车队当然不能迎着土匪前进。如果跑回关里,又势必把老太后落在后面,所以车轿只能停住不动。这时后边王公大臣的车队及时赶到,由颐和园起就跟随在后的护卫队也上来了。虽然是雨后送伞,但猫总是能捉鼠的。听到枪声,申琴堂和其他御前侍卫冲上前去,迎着土匪开了数枪。由于人多势众,土匪没敢露面就走了。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后来,申琴堂被调往江西九江口任“提都”一职,专门负责检验和扣押船只,装货卸货。那时候,过往船只很多,有些装的是瓷器,包括外国的船只进行贸易,都要经由申琴堂检验和放行。

申琴堂作御前花翎侍卫时,皇上赐赏了“武魁”荣耀,在他家的大门上,耸立着两个双斗旗杆,很是威武。后来,又被皇上赏赐“牌匾”,上写“御前花翎侍卫”几个大字,挂在大门上方。皇上还赐给他一把“万人伞”,面红里黄,做伞的布有铜钱厚,伞上是一圈的飘带,五颜六色,飘带上写着各地官员的名字。可惜,这把伞,在文革中被拆散了。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申琴堂被国民革命军的一位“军官”看中,拟让其在孙中山的部下里担任团长职务,但一直在大清国任职的申琴堂抱着“一仆不侍二主”的想法,终于于1912年3月,携带家眷,“告老”还乡了。

申琴堂有位舅父,是曲周县安寨村人,人很老实厚道,一些人便经常欺侮他。一天,舅父见到申琴堂,向他诉说了此事,申琴堂说:“舅舅,不怕,哪天我找一头高头大马,让你骑上,我给你牵着马绳,咱绕村转上一圈,看谁还敢欺侮你!” 没几天,申琴堂还就这样作了,大家这才知道,申琴堂的舅父还有申琴堂这位在“朝里”供职、赫赫有名的外甥,从此,再也没人敢欺侮他的舅父了。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申琴堂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五,其中有四个兄弟爱抽大烟,申琴堂在“朝里”供职时,很少回老家看看,但是,也对老家有所资助。他的大哥往往以各种名义,不断给他写信,要求帮助。一次,大哥托本村一位叫杨景连的人给他写信,说是家里要盖房了,让申琴堂给些钱。不想,申琴堂捎回老家的钱,都被大哥抽大烟糟蹋了。

申琴堂在江西九江口任职时,共生育四个子女,其中三个男孩,一个女儿,后来又生育一个孩子,在1963年饿死了。申琴堂在九江口,可以说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但是,他却没有积攒一点积蓄,“告老”返乡时,只带回一些瓷器等很少的零碎物品,包括:碗、坛子、插瓶、香炉、印盒、砚台等。这些东西,有的已在文革中毁坏和丢失了。无论在京城还是在九江,每次回来时,申琴堂都要将俸禄交给大哥,自己不留分文,将被褥搭在院子里,用笤帚扫扫被褥,表示自己再没有任何东西,很清正。

慈禧太后御前花翎侍卫申琴堂

申琴堂“告老”还乡后,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家中连食盐也吃不起,他只好自己赶着骡子车从河南往河北倒卖粮食,由于他声望高、名气大,行的端、走得正,沿途各道关卡,无人敢检查和拦截。

申琴堂死后,由于其身材高大,普通的棺材竟然盛不下他,人们只好打掉了棺材后面的挡板,才得以将他安葬。申琴堂没有建造墓室,只有一抔黄土筑成的坟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