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甜的、咸的,包肉的、包红枣的,三角的、四平八稳的,南方的、北方的,中国人吃个不停。可每逢端午,到底这天底下哪家的粽子最好吃?于是,粽子分了流派,人们也争个不休,可最好吃的粽子早已安放在肚子里了。 小时候吃粽子,舌尖就算舔到碗底也要把最后一粒粽米吃完。因为在南方长大,所以爱吃南方的粽子。除了用肥猪肉、猪排骨、蛋黄之外,还有一种碱水粽,通常都是用筷子一把插进粽子柔软的肚子里,然后在外面沾上一层蜂蜜,一口咬下去,那滋味,暖蠕蠕的糯米香里还夹杂着丝丝的蜜甜。可很多北方人一听,什么?甜粽子你们怎么吃得下去?你们南方人口味很古怪嘛! 端午是离不开粽子的,而吃粽子我更想从广东人开始说起。我吃过潮汕的粽球,它极有自己的特色,一般以糯米掺肥猪肉、虾米、花生仁及香料为馅,其中一半为咸馅,一半为甜豆沙,也被当地人称为“双烹粽球”。如果你想吃,一定要吃汕头老妈宫粽球,当地人说“食定正只”,意为只有吃了并且仔细品味后,才真正知道它的好味道。 离潮汕不远的东莞,极富盛名的道滘粽,原料其实很简单,咸蛋黄、湘莲等,但所有的功夫全在那包着的一块肥肉,肥猪肉得是浸过糖水的,用糯米包,蒸熟后,整块肥猪肉都会溶在糯米里。那种好吃法,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诗里说过:“珍珠白姑娘,许配笔叶郎,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只有你亲自试过才知道。 由南往北,要说到粽子,嘉兴人最自豪不过了。包得长长的,有火腿粽、鲜肉蛋黄粽,也有豆沙粽和栗子粽,甜的就是甜的,咸的就是咸的,不像广东人吃的那种甜咸皆喜的粽子。在嘉兴,五芳斋的粽子已有上百年历史,点一份加了金华火腿的粽子,热气腾腾的粽叶一打开,那种不能抗拒的香味闻着就流口水。其咸甜适中的口味,就连《舌尖上的中国》也浓墨重彩地记录着嘉兴人的骄傲。 有人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粽子,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到了台湾,粽子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其中烧肉粽最为流行,它的“内容”多样,将猪腿肉、肥膘、 栗子、 萝卜干、 鱿鱼分别切成丁,锅烧热,先下洋葱末,再加上酒、酱油、麻油炒匀,与糯米拌匀后,裹扎蒸熟,香味浓郁,有海的味道。当初邓丽君更是以一首台语“烧肉粽”的歌曲而大受欢迎。
中国文化,漂洋过海,影响到日本。日本人也包粽子,他们用竹叶,是粗大的那种,一叶包一粽。粽子在日语里被称为“茅卷',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所以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 我喜欢这一句话:“庆幸有端午这样的日子,我和美味相伴。” 倘若你还要问我这天底下最好吃的粽子是哪家的,我想得吃完这世上所有粽子,才能做出评判,可这用上一辈子也不够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天底下最香最好吃的粽子,是端午节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上一口家乡的粽子,团圆的滋味,就是天下最好吃的! |
|
来自: kuailedexiaob...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