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张图带您看懂海绵城市的盈利和运营模式

 紫气东来2050 2016-06-09


长按识别二维码 


小编导读
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都将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的城建改造方向,其既有利于“绿色中国”的建设,也对GDP有十分正向的拉动。市场普遍认为,政策性的刺激利好将会持续不断,有利于社会资本更多的参与。

预计海绵城市的市场总规模约为2万亿元。其中,2020年前完成20%。2030年前完成80%。若考虑到城镇化的推进,对更多的地区提出要求,材料、劳务成本等因素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市场空间将近一步增大。

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大连市、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青岛市等14个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包括:石家庄市、四平市、杭州市、合肥市等15个城市。

因此,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无疑是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助推器,将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融合发展。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行业来说,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1
中国一半国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2
中国一半城市缺水严重
3
海绵城市建设宗旨:提高雨水利用率
4
综合利用城市水资源
5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机会
6
工程造价的高点:土壤渗滤改造
7
量化水资源综合利用,须全过程数据采集
8
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
9
从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去考虑海绵城市建设
10
海绵城市规划路径图
11
处理诸多关系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关键
12
海绵城市的运营收益来源
13
PPP模式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
14
海绵城市建设的收益存在不少主观评测因素
15
未来发展趋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水业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