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庆端午,旋律送龙舟

 枫馨斋 2016-06-09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去世,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纪念屈原,也由此衍生出了吃粽子、赛龙舟等历史悠久的习俗。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也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指挥家陈燮阳先生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带来的“双面鼓与千面舟”端午节音乐会精彩选段,恭祝各位爱乐朋友们端午快乐!

赛龙夺锦


  《赛龙夺锦》又名《龙舟竞渡》,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作,由作曲家何柳堂原作,原是一首丝竹乐曲,后来为了表现乐曲的气势,改编为民族管弦大乐队合奏形式,增加了唢呐和打击乐。

  乐曲先由唢呐演奏出激昂有力的引子,有如将军出征,震撼人心。乐曲主体以弹拨及拉弦乐器奏出跃动的旋律,配合铿锵的锣鼓节奏,画面感极强。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赛,勇夺锦标的欢腾热闹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汨罗江幻想曲


  《汩罗江幻想曲》是作曲家李焕之先生创作于1980年的一首古筝协奏曲。

  作品以诗人屈原投江这一悲剧历史题材,表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人民对屈原的深切悼念。以古琴独奏乐曲《离骚》为基础音乐素材,将几个基本的音乐主题进行扩展。

  在创作中,作者大胆地运用了现代西方管弦乐创作的多声部思维,使乐曲的音乐展开既保持了中国传统音乐那种古朴深邃的情趣,又增添了西方交响音乐那种广阔、丰富、富于色彩变化的特点。

  在古筝的演奏上,作曲家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除个别地方适当保持古琴的“吟、揉”技法之外,更多地发挥了古筝所擅长的刮奏、按滑、摇指等技法,深具个性,并显示出宽广丰富的表现力,使诗人屈原的形象更加丰满。

龙舞


  《龙舞》是我国当代作曲家徐昌俊先生创作于1998年的民族管弦乐作品。留学欧洲多年的经历使徐昌俊深刻感知到西方音乐深刻、广博的积淀,饱览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他立志要为中国民族器乐创作更多的作品,让本民族的音乐语言被全世界接受。

  在新加坡观看当地华人在节庆游行前的开场锣鼓,直接激发了他创作《龙舞》的想法。全曲以打击乐为核心,高潮为中段的打击乐轮奏炫技,定音鼓、大鼓、架子鼓、排鼓等打击乐器依次登场带来令人亢奋的高潮部分。这部作品也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当代民族管弦乐作品,经常在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中作为压场曲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