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咱大霍山好山好水的滋养,才培育出了如此美丽又有才情的女子。 殷怡航在第九场比赛时成为百人团分数最高,准确率最高,用时最短的第一名,脱颖而出。在总决赛第一轮中,十道题目全部答对,力挫群雄,抢到攻擂名额。与之前已经守擂四次,实力强劲的危险对手狭路相逢,殷怡航同学遇强则强,最终以5:3的优势成为总冠军。 殷怡航同学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大二时她选修了《唐诗宋词专题》,在课上老师偶然提到说中国诗词大会海选,上海的几所高校都有名额,华政也是其中之一,鼓励大家去参加。 殷怡航一时兴起,去参加笔试和两轮面试,都很顺利的通过,最后接到去北京录节目的通知。 在总决赛虽然是第一次上场 ,但当时也只是想上去尝试一下,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总体感觉而言都比较放松,想的是把自己的题目答完就够了,所以答题氛围很轻松。 《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康震老师是这样评价殷怡航的:“她这个人比较大条,她厚积薄发,冲出重围。”而殷怡航也总是自称自己是女汉子。但在比赛时,“大条”的殷怡航却格外地注意细节。全神贯注地答题,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飞速运转,能够快速联想各种事情。对于问到说比赛时紧张吗,殷怡航表示毕竟是法学出身,平时养成的思维缜密和冷静分析习惯都帮上了忙,虽然刚开始有些紧张,但后来也就慢慢进入了状态。 厚积薄发,这是总决赛时评委康震对她的评价,也是她的心得体会。整个唐诗宋词的内容都非常丰富,需要大量的涉猎,才能在答题的时候得心应手。殷怡航觉得自己和真正的高手相比,还是要差一些,可能是运气好一些。在比赛过程中需要记忆大量的古诗词,殷怡航表示,相比较晦涩难懂的法条,押韵并且有诗意的古诗词更好背。 华政是传统的文科学校,大力支持和开展各种具有文化情怀的活动。经常参加这些活动的殷怡航表示,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让她获益良多。当然,更加深远的熏陶来自家庭。殷怡航的父亲非常喜欢古诗,母亲做过语文老师。小时候父亲就会以故事的形式,来给她讲诗词后面的故事,陪她玩诗词游戏,身为霍山人,更拥有得天独厚的美景,可以经常带她去领略自然之景,诗中之情。 总决赛播出后,父亲熬夜写了一首小词送给她: |
|
来自: 环球g0kk7og6xo > 《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