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小小的序言里竟藏着最权威的金丹大道

 d一一 2016-06-09

[导读]张伯端的《悟真篇》,代表着北宋后期,我国道家金丹文化的修真准则。千百年来,道家、道教将《悟真篇》视作金丹文化的金科玉律。而《悟真篇》的实际修真内容,似乎长期不能被现代道教所认知。

《悟真篇原序》到底讲了些什么?

张伯端的《悟真篇》,代表着北宋后期,我国道家金丹文化的修真准则。千百年来,道家、道教将《悟真篇》视作金丹文化的金科玉律。而《悟真篇》的实际修真内容,似乎长期不能被现代道教所认知。

《悟真篇原序》是张伯端为编辑《悟真篇》早期所写的序言,它详细地介绍《悟真篇》一书的写作成因,道家金丹文化的主要思想,历代养生文化与修真文化的区分,以及他个人访道、修道的一些经历,及释道儒三教文化,跟道家金丹文化的共同特点。

我们学习道教的金丹文化,如果像一些传人所说的那样,是遵循张伯端传承下来的金丹文化体系的话,则揭示《悟真篇》的修真思想,将是解释现代道教金丹文化,必须面对的课题。而要弄清楚《悟真篇》的金丹文化,要了解道教金丹文化的概貌,比较简易的、通俗的,有权威的文献,应该是这篇《悟真篇原序》了。

首先,我们要对《悟真篇》的内容,在基本结构上做些分析,他是分修命、了命和修性两个大的层次的。所以,修命、修性的说法,《悟真篇》主要是按照修真的前后两个阶段,以《悟真篇》前集和后集两部分,是用不同内涵的诗词,去编辑而成的,完成《悟真篇》的编辑任务,前后花费了约三年的时间,张伯端从成都得到真传,到完成《悟真篇》的时间约九年。

一篇小小的序言里竟藏着最权威的金丹大道

完成《悟真篇》的编辑花了约三年,从成都得到真传到完成《悟真篇》用了约九年(资料图:图源网络)

不仅仅是道教:三教合一的思想融合

《悟真篇原序》的内容,是以三教合一的思想为主体,侧重于道家和禅宗文化。但后世的一些道教人士,为了实施道家金丹文化的私有化,对《悟真篇》的内容,作了一些针对性的增删,主要是《悟真篇原序》及后集的关于禅宗的那些内容。所有,我们对历史上这样的道教文化现象,这样不够宽宏的著作态度,其著作的研读价值,是应大打折扣的。

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觉得有必要将《悟真篇原序》进行重新整理。在参考了历代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悟真篇》注解著作后,我们对《悟真篇原序》进行了相应的校勘,并对这篇序言,作通俗的白话译释。

因《悟真篇原序》要表达的内容,是代表着我国道教金丹文化的主流思想,而近当代关于《悟真篇》一书的注释,似乎出现了“为盲师者,师所误”的不加辨别现象,大多数解释是难以脱离人云亦云的窘态。而理解上的不同,正确与错误,唯有通过张伯端之口,才能获得一个符合原意的答案。

再加上《悟真篇原序》里面,出现了系列的常见的道教金丹文化名词,这些金丹名词,又古奥难懂,不是行内人,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的。所以,为了方便现代读者阅读,为了帮助初学者甄别当前以《悟真篇》传人面目出现的真假丹道,我们试图根据文意,对《悟真篇原序》进行译解。

不是行内人,难解其中意(资料图:图源网络)

白话《悟真篇原序》,是为了方便大家顺着张伯端的思路,去理解道教金丹太极修真文化的主体思想。这是我们为什么要重新校勘并白话译解的原因之一。

这篇译解不是纯文字性的翻译工作,而是根据文意所作的译释,若大家能汇通其意,则译释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阅读《悟真篇原序》,有几个问题,需要跟大家交代一下。

内容做一些删减:纯道教化思想

因《悟真篇》有多种版本,佛道门户之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士,对《悟真篇》的诗词内容,有针对性地做过增删。主要体现在道教人士的纯道教化思想,将《悟真篇》中吸收的重要的禅学精华,删掉了不少。

尽管道门人士删掉了《悟真篇》的一些关于禅宗文化内容,但无论如何,《悟真篇》是三教合一论者,她的禅学思想精华,是无法去除掉的。故我们将有些版本删除的内容,重新进行了修补,希望能够获得读者的认同。

周天运气是对悟真篇内容的误读

《悟真篇原序》首先告诉了我们,它是讲道门修真的,是跟禅宗修真一样的文化,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悟真篇》是讲的道家金丹太极修真文化,不是现代人编造的大小周天内容,这应是近当代金丹文化,对《悟真篇》思想最大的误读。

张伯端为了跟世人强调炼金丹的悟真思想,才将书名命名《悟真篇》的。悟和真,这两个字,含有深意,随意曲解《悟真篇》是讲什么丹道周天运真气的,是严重的执相修法,不是悟真的文化。

        养生与修真是道教文化的两个不同体系

养生与修真,是道教文化的两大体系。《悟真篇》已经十分清楚地给我们列举了那些类似现代气功的养生术,跟道教的修真文化,当是道教健康文化之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而现代出版物,却偏偏要以周天类的运气,来解释《悟真篇》的金丹文化,这应该是这些传人们难以读懂这篇《悟真篇原序》的原因造成的。

稍有古文基础的读者,一定会看出《悟真篇原序》是强烈批评道教低级的养生文化,是大力赞扬道家更为高级的修真文化,这一点要提醒大家,再不能受近当代某些自诩金丹文化传人的蒙蔽,应注意吸取《悟真篇》的修真精华,以走出道教执著气脉的妄猜、盲修的歧途。

抵制执迷肉体,呼唤金丹文化正能量

《悟真篇原序》开篇就告诉我们,道教的炼金丹,是走向逃劫数的修真文化,这些思想,才是《悟真篇》要讲解的主要内容,那些痴迷肉体炼养,是《悟真篇》批判的“误他永劫在迷津”的道术,若是为了修真,则修真者是早该迷途知返了。

《悟真篇原序》列举的大量的养生活动,也包括其它诗词所抨击的修真错误,跟现代道教演变出的体内运气的道法,是有渊源的。道教如何呼唤自己金丹文化的正能量,如何抵制执著的肉体的邪教邪术的泛滥,这些问题,从《悟真篇原序》就可以看出,这早在《悟真篇》之前,道学家们批判的序幕就拉开了。

    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资料图:图源网络)

获得真传后九年的有感而发

从这篇《悟真篇原序》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道教金丹文化,一直不能对张伯端感叹的诸多道家名词术语,给出正确的解释。而这些关乎道教文化健康发展的重点名词,现代道教辞书,似乎还是停留在个别道教权威的那些字面意思的揣测上。道教金丹文化名词的译释,这些似乎应从道家文化源头去寻找,似乎要结合具体的修真活动去理解。

弄清《悟真篇原序》强调的这些金丹太极修真文化名词,如金木相克、识沉浮、定主宾、阴阳互用的密要,则一部悟真的文化,就成竹在胸了。

《悟真篇原序》还告诉我们,道教金丹文化,并不是某些人吹嘘的那样,能够通过某个师傅的只言片语的口诀,就能让谁一步登天。如果真有那些神神秘秘的一步登天口诀的存在,则“天下神仙似水流”,将不是一句讥讽话。

张伯端真人,作为道家金丹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自序,是他寻道几十年,获得真传后九年的有感而发。这些金丹文化精要,具有对还原道教金丹文化的本来面目,引导广大的金丹文化爱好者,走出近当代金丹文化虚玄的桎梏,为道教健康文化,开辟一片修真的净土,这些布道意义,道学界当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怎么炼金丹,金丹是什么?

以炼金丹为根本的文化。张伯端说:“成道者,皆因炼金丹而得。”,怎么炼金丹?金丹是什么?都应该从悟真二字去玩味。

整过《悟真篇》著作的完成,我们还是用张伯端自己的话去说吧。他说:“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家交感宫。莫怪天机俱漏泄,都缘学者自迷蒙;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意思是说,真正的道家金丹文化经典,修真思想是相同的,只是不同的时代,语言上稍有变化。他们的文章,都是在论述道家的金丹文化,金丹才是道家文化的根。这样的文化是源自《周易》的基本思想的。这些金丹文化的天机,不要责怪我都写了出来,只是那些学人们,实在是受小道的毒害太深,又执迷不悟,自己入了网中,出不来了,我才反复阐释这些道理。如果谁能够懂得这些诗的意思,我保证他很快就证得道家的三清仙域。

《悟真篇》的道家金丹太极修真文化,大体就在这里,希望喜爱金丹文化的人们,好好读一读这篇《悟真篇原序》,以走出执相的修法,不要再迷茫下去了。

附:《悟真篇原序》

嗟夫!人身难得,光景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终,若临歧一念有差,立堕三涂恶趣,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当此之时,虽悔何及?故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之门,教人修炼,以逃生死。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有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枢要,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

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仲尼极臻乎性命之奥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至于详者,何也?盖欲序正人伦,施仁义礼乐有为之教。故于无为之道,未尝显言。但以命术寓诸《易》象,以性法混诸微言耳。至于《庄子》推穷物累逍遥之性,《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皆切几之矣。

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阴阳交姤之体,作《参同契》以明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叙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末,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旨要迷没邪歧,不能混而同归矣!且今人以道门尚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理出两端,有易遇而难成者,有难遇而易成者。如炼五芽之气,服七耀之光,注想按摩,纳清吐浊,念经持咒,噀水叱符,叩齿集神,休妻绝粒,存神闭息,运眉间之思,补脑还精,习房中之术,以致服炼金石草木之类,皆易遇难成者。已上诸法,于修身之道,率皆灭裂,故施功虽多,而求效莫验。若勤心苦志,日夕修持,止可避病,免其非横。一旦不行,则前功渐弃。此乃迁延岁月,必难成功。欲望一得永得,还婴返老,变化飞升,不亦难乎?深可痛伤!盖近世修行之徒,妄有执著,不悟妙法之真,却怨神仙谩语。殊不知成道者,皆因炼金丹而得。恐泄天机,遂托名数事而名。其中惟闭息一法,如能忘机息虑,即与二乘坐禅相同。若勤而行之,可以入定出神。奈何精神属阴,宅舍难固,不免常用迁徙之法。既未得金汞返还之道,又岂能回骨换阳,白日而升天哉?

夫炼金液还丹者,则难遇易成,须要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追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唱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玄珠成象,太乙归真。都来片饷工夫,永保无穷逸乐。至若防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返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节气既周,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也。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气,指脏腑为五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用神气为子母,执津液为铅汞,不识沉浮,宁分主客,何异认他财为己物,呼别姓为亲儿,又岂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是皆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结还丹,不亦难乎?仆幼亲善道,涉躐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丹砂,白金黑锡,离坎男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也。又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加以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妄行笺注,乖讹万状。不惟紊乱仙经,抑亦惑误后学。

 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枢要,则立跻圣位(资料图:图源网络)

  仆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憔悴。虽询求遍于海岳,诸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后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因谓世之学仙者,十有八九;而达其真要者,未闻一二。

仆既遇真诠,安敢隐默,罄所得,成律诗九九八十一首,号曰《悟真篇》。内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诸卦;五言一首,以象太一之奇;续添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同岁律。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备其中矣。及乎篇集既成之后,又觉其中惟谈养命固形之术,而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究,遂玩佛书及《传灯录》,至于祖师有击竹而悟者,乃形于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今附之卷末,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

所期同志览之,则见末而悟本,舍妄以从真。

时,皇宋熙宁乙卯岁旦,天台张伯端平叔序。(编辑:妙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