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事文摘】世界军事变革与战争形态的演变

 时史君 2016-06-10


来源:《参考消息》《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


军事变革加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围绕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作战理论、力量建设、组织结构和军事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罕见。

当代新军事变革有四大因素:

  • 一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

  • 二是军事理论尤其是作战理论创新;

  • 三是以创新军事理论为指导的体制结构改革,即军事体系重塑;

  • 四是官兵素质大幅提升。

——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强力推进。美军一直把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作为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石。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战失利以及伊朗人质营救失败、贝鲁特惨案、入侵格林纳达等教训,使美军下决心突破阻力,率先进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1986年制定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案》,明确规定了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职责,把军种参谋长排除在作战指挥链以外,确保联合司令部司令拥有与其责任相符合的权力。这一改革,是作战指挥体制的一次革命性变化。

鉴于两次车臣战争和俄格冲突的教训,2008年俄军下决心进行“新面貌”军事改革,全面调整各军兵种隶属关系,重新划分作战指挥权限,放弃实行60多年的管理与指挥合一军事体制。

——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领导管理体制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着全局和枢纽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传统的“树”状领导管理体制,暴露出层级过多、流程过长、效能低下等弊端。美国2006年后调整职能、精简机构、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进一步压缩总部层级和高级职位,颁布《战略管理计划》,推动战略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2012年又提出资源配置从军种需求牵引模式转向战略驱动模式,通过集中规划方式提高经费投入效益。

俄罗斯国防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大幅度合并职能交叉和相近部门,取消不必要部门,对各部门职权进行重新分配定位。2008年以来,俄陆续制定和颁布一系列规划纲要和发展构想,使国防部转型为俄军“现代军事管理的枢纽”。

通过精简机构,压缩冗员,美军已从1990年的210万人,裁减至目前的140万左右。俄罗斯冷战结束之初拥有300多万人的部队,目前精简至70多万。

——部队力量结构持续优化重塑。信息化战争具有战场环境复杂、作战形式多样、体系对抗激烈、节奏变化迅速、任务转换频繁等特点,要求在军队整体素质上,必须注重打造快速反应能力,锤炼遂行多种任务能力,提升联合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改变在于,通过结构优化重塑,形成作战平台网络化、作战要素模块化、指挥体系扁平化、信息传递实时化,使部队实现作战要素的多功能任务组合。为此,美军不断深化和完善军事转型理论,加快从固定兵力结构转向灵活编组的模块化部队。美陆军转型后整合为模块化职能旅,拥有76个模块化旅战斗队、97个模块化支援旅和130个模块化职能旅,缩小了战术单位规模,细化了作战功能,根据作战要求实现“量体裁衣”式编组,使作战单元由传统单一功能演变为多任务功能组合,全面提升了“新质战斗力”。俄罗斯提出“创新型军队”建设理论,重点建设战略遏制和机动力量,加快空天防御力量建设,将合成旅作为基本战术兵团,使军队组织形态由“大战动员”转向“常备机动”。

——新型领域军事力量体系日益完善。进入21世纪,军事改革呈现再次加速之势。特别是随着信息、智能、隐形、纳米等战略新兴技术的持续突破,无人、隐形、水下、反导、太空、网络、远程打击、光学、动能、定向能等新质武器陆续问世,新型作战力量成为军事能力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成为军事强国竞争的新“宠儿”。当前各主要国家都在通过改革,加快太空、网络和新概念作战力量建设。

 2015年11月4日,在西班牙萨拉戈萨举行的陆空联合作战演习中,美军第82空降师进行空降演习。



战争形态改变    

新军事变革深入演进,催生了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作战方式日益呈现出以下快速演变的态势:

  • 从合同作战到联合作战

  • 从线式作战到非线式作战

  • 从接触作战向非接触作战

  • 从粗放作战向精确作战

  • 从火力打击向信火打击

  • 从武器平台支撑向体系支撑

  • 从传统领域向太空、网络等新型领域

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到两次车臣战争、俄格冲突,再到今天美俄在中东地区的新一轮博弈,可以看出,那些缺乏先进武器装备且抱着传统体制和打法的军队,在与拥有先进武器装备并运用新的作战方式的军队面前,简直毫无还手之力。另一方面,即使拥有先进武器装备,但仍囿于传统理念、体制和战法的军队,即使面对相对弱小的对手也并不轻松,甚至很难取胜。所有这一切,其深层原因就是战争制胜机理变了,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它一次次告诫人们:不改革,军队是打不了仗的,更是打不了胜仗的。

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制胜关键。在信息条件下,信息力成为战斗力最重要因素,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制胜关键,催生了“发现即摧毁”即所谓“秒杀”的作战方式。从近期几场战争来看,作战行动基本上都是首先在电子信息网络展开,目的就是夺取和保持己方的信息优势,削弱甚至剥夺对手的信息能力。2011年5月,美军击毙本·拉丹就是一次典型的“大体系支撑精兵行动”。

以新制胜是军事竞争的一条重要法则。新型作战力量作为军事变革中最活跃、最闪亮的部分,代表着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对战争和作战力量的既有认知。为掌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一些大国已经或正在大力发展无人化作战力量、太空作战力量、网络作战力量、光能作战力量等新型作战力量。

无人化作战:近年来,以远程遥控和自主控制为核心的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导致无人飞行器、地面机器人、水面和水下机器人作战系统相继出现,并先后投入战场,无人化作战这一崭新作战样式正在破土而出。其中,无人机的使用尤令人瞩目。美国已形成具备多种功能的无人机谱系,“全球鹰”“捕食者”系列无人机已大量运用于实战,在侦察监视、通信中继和火力打击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为美制“全球鹰”无人机。


太空作战:目前,美国正在实施“一小时打遍全球”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计划,即通过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如X-51A)、空天飞行器(如X-37B)等运载工具,建立可在1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常规作战系统。俄罗斯制定“太空军事复兴计划”,建有约5万人的太空部队,明确把太空作战行动纳入现代战役范畴,也加速研制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着力建成现代太空作战系统。

网络作战:随着网电威胁日益严重,网电空间对抗技术日益成为大国关注的焦点。美国是网络作战部队的发源地,建有统领全军的网络司令部和陆、海、空、海军陆战队等军种网络司令部,专门组建了网络电磁空间作战部队,网电装备成为威慑和实战兼备的新“杀手锏”。网络电磁空间攻击技术发展迅速,已成功应用于实战。俄罗斯建立了特种信息部队,国防部情报、通信、电抗等部门和各军兵种都在积极培养网络攻防作战人员。

光能作战:定向能武器是通过毫米波、高功率微波、激光或电磁脉冲产生作战效果,特别是激光武器,准确性高、反应快、成本非常低,用于对抗精确武器和多种自主系统,具有特殊的功效,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激光武器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预计,以激光武器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将逐渐运用于实战,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弹药的杀伤机理,必将引起作战方式的重大变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