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则不能不知的《红楼梦》故事

 风过竹笑 2016-06-10

文/吴雪松

自清朝以来,关于《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秦可卿的“仙曲”《好事终》,一直似乎没有发现文本内容的争议,都是“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即便胡适的“新红学”发展以来,似乎也未发生歧义,然而进入五十年代,毛国瑶写信给俞平伯称,自己看到了一套抄本,后来离奇失踪,被命名为靖本,其中就对这首“仙曲”内容,指出了一处不起眼的差异。其中“箕裘頹墮皆從敬”在他所看到的本子里,叫做“箕裘颓堕皆荣玉”,看信的俞平伯先生,对此并未产生任何感触或者联系,本来,这毛国瑶写信介绍的本子,也许并未打动自己,谈不上重视了。所以异文并未引起注意,内容也未大范围公开,大众更一无所知。

1959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旧书市场,购得一套“红楼梦稿”,是晚清藏书家杨振继的藏品,今被命名为“杨藏本”或者“梦藁本”,有些出版社发行影印时,称为“乾隆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这个本子出现之后,人们发现“仙曲”处,有一句无法理解的内容“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瑩玉,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这里出现“箕裘颓堕”后所接的词语的“皆莹玉”,与大家熟知版本的“皆从敬”有差异,但似乎没有影响,并不是引起讨论的范畴。

一则不能不知的《红楼梦》故事

(杨振继藏本“红楼梦稿”)

1963年,陶洙的“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发现以后,又有人在“仙曲”中发现古怪,这一回,《好事终》又有不同“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榮王,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一则不能不知的《红楼梦》故事

(陶洙藏“己卯本”)

由两个公开的版本,出现了与历史版本差异,人们对此产生了争论,尤其是版本学界,一致认为,在杨藏本与己卯本更早的底本中,仙曲《好事终》很可能存在“箕裘颓堕皆荣玉”的句子。 综合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造衅开端实在宁”对应的前句是“荣出”,结合小说人物,得出结论,“箕裘颓堕皆荣玉”不但可能存在,而且是更贴合小说情节与背景的。

这样以来,俞平伯恍然大悟,毛国瑶写信,虽然与杨藏本所出时间相差不远,就算早一天,他也不可能知道“箕裘颓堕皆荣玉”的内容,即使知道,也不知道当下学界讨论的结论,所以断定毛国瑶看到的抄本是有来头的,而且很可能底本是在杨藏本或者己卯本之前,当然,再去找书的时候,不翼而飞,留下一件红学憾事。

其实,靖本失踪,并非人间再无更好的早期底本抄本的《红楼梦》,《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第五回仙曲《好事终》,再现奇迹,全文为“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榮玉,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箕裘颓堕皆荣玉”才是这段文字的真实内容。

至于为何发生“皆从敬”,最大的可能是抄本传抄过程,一级底本出现意外,如墨污,虫伤等情况,把“皆荣玉”的“荣玉”二字给破坏了,抄手为了文本的完整,开始,可能还留出两个字空格,但后来直接有人给填补了“从敬”,或者有的抄本,干脆连空格就给去掉,例如2006年上海发现的抄本《红楼梦》:

一则不能不知的《红楼梦》故事

其内容竟然为:“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至于“墜”“墮”之差别,可以理解为抄误,但这首仙曲,少了“皆从敬”或者“皆荣玉”,就不是抄误问题,这里就是告诉我们一个现象,“皆从敬”是后来填补或者改动而来,早期抄本确实存在问题。

好在,最古老的底本,迄今还完好在世,我们感到生在幸运的时代,能了解到《红楼梦》真相,“红楼未完”再不会是遗恨。

—————————————————

草根说红楼公众平台,更多红楼梦美文!

草根红楼梦公众号:caogenshuohonglou

我们的红楼梦话题天天讨论群:

一群群主微信号:lxa1972

二群群主微信号:yuanjun201008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