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蘸着墨汁吃完粽子,这是什么味道

 江南老道 2016-06-10

文‖肖健(陕西)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各地有吃粽子、喝黄酒、佩香囊、插艾枝、挂荷包、赛龙舟等习俗。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们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

提到吃粽子,我们不禁想起另一位爱国人士——陈望道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是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特别是他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在民间传为佳话。

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陈望道先生就住在陈宅旁破陋不堪的柴屋中,里面有一块铺板和两条长凳,既当书桌又当床。时值早春天气,还相当寒冷,到了夜晚,刺骨的寒风透过四壁漏墙向他袭来,冻得他手足发麻。陈望道的一日三餐和茶水等,常常由母亲给他送过来。


为了让陈望道补补身子,有一次,母亲特地弄来糯米,包了粽子送来给他吃,还加上一碟当地盛产的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高声问他,还要不要再添些红糖,他连声答话:“够甜,够甜了。”待到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满嘴的墨汁,不由得哈哈大笑。


原来,陈望道专心致志地译书,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粽子,自己却全然不觉。就这样,陈望道以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进行翻译,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伴随着他送走了无数个漫长的寒夜,迎来了黎明前绚丽的曙光。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终于在分水塘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翻译工作。


  “够甜,够甜了!”蘸着墨汁吃完粽子,为什么那么甜?这是信仰的味道,这是忘我的精神!

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信仰就好像是一只会飞的鸟儿一样,当夜空还黝黑的时候,鸟儿就会触着曙光而讴歌了。”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履职哪个岗位,心中总要有梦想,人生总要有信仰。因为,她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指引我们航行的程。

当我们为着崇高的信仰而坚守时,就会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奉献和牺牲!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别样的甜,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感!

蘸着墨汁吃完粽子,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到其中的甘甜!今天,当我们蘸着红糖吃着粽子,品读陈望道先生为翻译《共产党宣言》而忘我的故事时,不仅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且使我们找到前行的动力、榜样的力量!知道该学什么,该做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