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传统燃油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可通过车载电脑控制电压,直接微调每个车轮角度及转速,此时决定车辆操控性能的不再是传动系统、变速器和差速器,而是处理器速度和内存容量。电子设备比单纯机械设备有更快速的反应和更佳的稳定性,电动汽车对电子设备也更具亲和力。虽然近年来诸如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循迹稳定(ESP)等技术正在成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标配技术,但基于燃油发动机的动力及驱动系统终究是汽车进一步智能化的根本制约。在车辆与电网衔接方面,智能充电设施的普及将帮助实现交通用能信息的数字化和充电负荷的可观可控。目前基于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已开放电池充放电相关的信息,充电服务商、售电企业和集成服务商等运营主体可作为大电网与个体车辆之间的媒介,轻松实现电网与车辆充/放电信息互联,并衍生出电池监测、有序充电、需求响应和双向互动等附加服务,从而真正释放电动汽车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潜力,而该潜力又取决于电动汽车规模、应用价值及商业模式等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