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电影经典音乐主创之二十:《吕远》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6-06-10

老电影经典音乐主创之二十:《吕远》

  

吕远,原名吕元凤,祖籍山东海阳,19299月生于辽宁临江。上小学时,获得父亲的一位朋友赠送的口琴,从此爱上音乐,随后又学习了小提琴。1945年冬,八路军解放临江后,吕远参加歌咏活动和文艺演出,并加入八路军宣传队。后在辽东省林业及矿业系统从事文艺工作。1950年冬,到长春东北大学(后改为东北师范大学)进修音乐。毕业后先后在中国建筑文工团和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工作,历任创作员、艺委会主席、艺术指导,中国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顾问、中日友好协会、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国际传统文化交流协会顾问、中国石油文联顾问、北京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八达岭长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海军政治学院兼职教授等。

半个多世纪来,吕远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作曲的歌曲《八月十五月儿明》、《克拉玛依之歌》(作词、作曲)、《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毛主席来到军舰上》、《木棉花开火样红》、《泉水叮咚响》、《亲人送别金沙滩》、《思亲曲》等,脍炙人口,优美动听,深受欢迎。他先后为数十部电影作曲,影响较大的影片有《锦上添花》、《南海风云》、《沸腾的群山》、《甜蜜的事业》、《玉色蝴蝶》、《红牡丹》、《决裂》等。其中《南海风云》插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甜蜜的事业》插曲《我们的明天比蜜甜》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玉色蝴蝶》插曲《愿做蝴蝶比翼飞》,《红牡丹》插曲《牡丹之歌》,《决裂》插曲《劈波斩浪永向前》、《工农群众当上了大学生》和《共大赞歌》等,随着电影公映,迅即风靡全国,至今仍是诸多歌唱家的演唱曲目,更为老百姓所喜爱。他还为《木鱼石的传说》、《夜幕下的哈尔滨》等多部电视连续剧作曲。

吕远卓越的音乐成就,深得业内和群众的高度认可。他创作的歌剧《壮丽的婚礼》,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文艺创作一等奖;歌剧《歌仙》获日本和平与友谊金奖;电影《甜蜜的事业》的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获政府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教材;电影《红牡丹》插曲《牡丹之歌》获唱片社奖;歌曲《泉水叮咚响》获解放军文艺奖;歌曲《水兵的祝福》获雷箭杯金奖;歌曲《八月十五月儿明》获文化部奖;歌曲《克拉玛依之歌》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40周年广播金曲奖;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插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获新时期十年金曲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