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演员之二十一:黄婉秋
黄婉秋
黄婉秋,祖籍广东梅县,1943年12月1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市永福县。1956年,正读小学五年级的黄婉秋考入县桂剧团,第二年便登台演出。1959年,在全国各行各业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热潮中,广西多个文艺团体创作了以刘三姐为原型的剧目,其中彩调剧《刘三姐》受到观众的欢迎。著名词作家乔羽萌生了用对歌形式表现刘三姐的创作构想,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决定拍摄故事片《刘三姐》。最后,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由乔羽出任编剧,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任导演,共同拍摄《刘三姐》。由于主演刘三姐的几位位候选演员均不理想,在剧中扮演舟妹的黄婉秋被最终确定饰演刘三姐。
影片拍摄中,黄婉秋以俊美清新的扮相、风趣活泼的唱词、质朴、洒脱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聪明、美丽、正直的刘三姐形象。靓丽的三姐,优美的山歌,悦目的漓江风景,使得1961年影片公映后立即风靡全国,随后很快轰动东南亚,被观众誉为“人美、歌美、景美”的影片。它不仅成为当时中国电影拷贝发行量最大的影片,而且在新加坡创造了连续两次各上映120天的纪录。马亚西亚还将其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黄婉秋也”名扬天下,成为刘三姐的化身。
“文革”开始后,《刘三姐》成为“大毒草”遭到批判,黄婉秋遭到残酷打击、迫害,并被劳动改造15年,受尽屈辱和折磨。但黄婉秋却在磨难中逐步坚强,顽强地活了下来。“文革”结束后,她先后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副团长、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1992年6月,黄婉秋出任刘三姐艺术团(刘三姐集团公司)董事长。她和丈夫努力经营、管理公司,对丰厚的薪酬却分文不取。199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换届选举时,黄婉秋全票通过连任副主席。2002年,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黄婉秋主动辞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一职,与大连一家公司合资,在桂林修建了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刘三姐景观园”,并每天亲自登台为观众演唱。
改革开放后,黄婉秋陆续参演了《春兰秋菊》、《长城大决战》等影片和《黄山情》、《戏迷盛老乐》、《爸爸,妈妈和孩子》等电视剧。其中《黄山情》获电视“金鹰奖”、华东六省市最佳戏曲片奖等多个奖项。她录制的《歌仙刘三姐》盒带获1987年广电部“通美杯”奖;1995年导演的《漓江行》获中国第二届曲艺节“牡丹奖”导演奖;1997年导演的《春兰吟》获全国“文华新节目奖”。
正像笨鸟不开声,忽然变成分水龙。隔着船舱喊一声,五尺汉子脸也红。
采茶采到茶花开,漫山接岭一片白。蜜蜂忘记回窝去,神仙听见下凡来。
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记得那年涨大水,歌声塞断九条河。
看你也是一蠢材,不会唱歌你别来。山歌本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
这里是条清水河,你的歌声臭气多。莫把书儿扔下去,免得脏了这条河。
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知女儿心。鸟儿知道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
刘三姐被财主莫怀仁抓来软禁起来。刘三姐向丫鬟们打听后知道了莫怀仁的阴谋。
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