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演员之二十二:金迪
金 迪
金迪,原名金慧琴,曾用名金狄。原籍江苏苏州,1935年2月25日出生于上海。上海解放后,金迪曾报考部队文工团,但因其父、其兄曾在国民党警察署任职,其兄又逃往台湾等原因而未能录取。1950年,金迪考入鞍山市文工团,成为舞蹈演员。面对东北艰苦的生活条件、朝鲜战争爆发和文工团整编后等多重考验,金迪谢绝已在香港定居的哥哥的邀请,于1952年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表演系学习。1955年毕业后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后为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后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1958年,金迪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花好月圆》中饰演了骄横、强势的少妇袁小俊,不久又在《笑逐颜开》中扮演耿直的女青年罗玉华。1959年,金迪在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成功地塑造了优秀的农村女青年孔淑贞的艺术形象,其表演受到观众的好评和业内赞许。1962年,在新中国电影明星评选活动中,金迪入选,成为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金迪再次饰演已经成为村电工的孔淑珍。她还在《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影片中饰演过小角色。
“文革”中,金迪遭遇不公平待遇,于1969年被下放长白山脚下的农村劳动,直到1973年才回到长春。1975年,金迪与同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的李亚林夫妇一起调入峨眉电影制片厂。之后,她在《我的十个同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影片中饰演了角色。1984年,她与人合作电影剧本《大雁北飞》,并饰演女主角。1987年,金迪调任深圳电视台导演。1994年2月,金迪获国家电影局颁发的“终生奉献奖”;1995年,获文化部、国家电影电视部授予的“中华影星”称号;2012年,获“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大奖”。
金迪在《花好月圆》中饰演骄横、强势,和丈夫离了婚的少妇小俊。
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饰演优秀的农村女青年孔淑珍。
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中仍饰演孔淑珍,只是她这时已经成为村里的电工。
在《笑逐颜开》饰演心直口快的女青年工人罗玉华。
在《五朵金花》中饰演新娘子、女拖拉机手金花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