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言绝句的押韵要求

 沧浪阁303 2016-06-10
         
        提起五言绝句,行里人对其概念并不熟悉,甚至有误解。当然这里涉及不读书获读书不琢磨的问题。其实【唐诗三百首】已经回答了其中一部分问题,而另一部分问题在本文补充。
        五绝按体裁分,可分为古风绝和近体绝两种。两者实作均产生于南北朝,但近体绝的定型却晚于五律。千百年来,无人来准确地定义近体绝,王力先生的定义可惜不完整。 
        近体绝按韵种分类,可分为平声绝,上声绝,去声绝和入声绝,其中以平声绝最为常用。平声绝的最大优点是,阳平韵和阴平韵可以共存同一首诗中,而其它则不行,须单韵到底。
   
        以【唐诗三百首】为例,
        平声韵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上声韵
       裴迪: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去声韵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入声韵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唐诗三百首】书中,也收集了几首古风绝。首先应肯定一点,作者并没有收错,古风绝也叫五言绝句。这与建国后人们心目中理解的
“五言绝句”是有出入的,当然,后者是不严密的。请看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首诗出现失对现象,典型的齐梁体诗。南北朝时期,这类诗很盛行。失对是近体绝不能接受的现象。
         其次,还有一种现象也是不允许的,即诗中的拗句不能超过两句,以保持近体绝以律格为主的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