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下限卖悲情,就事论事为啥这么难

 昵称21189171 2016-06-10


 

7日,广西南宁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律师在法院被打”事件的调查结果,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再次引发了舆论的热议——调查组认定:法院法警滥用强制手段属实,但抢夺手机、将其放倒、脚踏胸口等动作发生在一分钟以内,不属于殴打。


 

因为抢夺、放倒、脚踏等动作发生在一分钟以内,所以不属于殴打,这段论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些奇葩(至少是不够严谨),引发如潮恶评纯属活该。从“休假式治疗”到“保护性拆除”再到“一分钟不殴”,这些年来,有关部门在为公权洗地的路上越走越远,公信力持续探底,下限不断刷新,这大约也是泱泱盛世的一大风景。


 

我们平素总是抱怨,这个社会充斥了太多的反常识和伪常识,其实,一手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任性的公权力。正因为公权力的任性作为不断挑战常识常情常理,不断刷新社会认知的下限,才导致了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官方公信力的基本破产。


公门中人的聪明才智竟然用在了这种无下限洗地的伪大事业上,这大约也是我们时代的莫大的悲哀之一。借助于新媒体平台,这种洗地和洗白现在甚至发展出了更为丰富生动的形式,他们器大活好,一会儿卖萌一会儿卖乖,擅于偷换概念和营造一种体制内的职业悲情。


 

你质疑一起事件中警方滥权执法吧,他们立刻回喷“都来挑刺,警察兄弟的工作还怎么干”;你呼吁有司调查惩处涉嫌违法的法警,他们立刻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抱怨“你让法院的工作还怎么干,你知道法官和法警的工作有多不容易吗?!”


 

我就奇了怪了,怎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就事论事,针对具体的个案讨论和解决问题呢?!


人的视界总不免于局狭,拥有一种职业身份,便会格外在意这职业的荣辱。你是警察、法官、法警,于是其他警察、法官、法警身上的问题你也会格外关心,特别上心,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你担心公众的负面评价会有损于你所栖身其间的职业群体和你个人嘛!这大概也是传说中“屁股决定脑袋”的一例。


 

说实在的,有这种反应,站在正常人性的立场,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我真得更希望,公门内的朋友能少一点狭隘的认同,多一点同理心和就事论事的公共精神。出了问题就面对问题,就事论事地讨论和解决问题,不要一上来就急眼或者卖弄一份虚无的悲情,把本来可以平常心处理的个案问题搅弄的乌七八糟。


 


 

扫码订阅:       新 观 察 家

专注于公共阅读的优质原创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