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交友困难?这事你还千万别教

 lzr1002 2016-06-11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

人际交往是孩子社会化学习的重要一步,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最初的交换式友谊,到兴趣相投的玩伴,再到有规则的团体合作,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人际交往模式也不同。了解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规律,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在人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予以恰当回应,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文/丹妈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经典图画书”(ID:jingdiantuhuashu)


我常常在后台收到姐妹们咨询孩子人际交往的问题,看似单纯无邪的小宝贝们,和伙伴掐起来,也经常能掐出一场大戏,让我们做家长的在一旁左右为难。


幼儿园打打小架,闹闹脾气还好说,这要是上了小学初中,在班上孤僻自卑,三天两头的为和同学的小摩擦闹情绪,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我们生活在关系中,各种问题就是关系导致”。


今天丹妈就从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来给大家说说儿童的人际交往到底是怎么发展的,我们家长在一旁到底能做些什么,这篇文章是按年龄段来划分的,如果觉得文章长,也可以直接拉到你想看的年龄段。




01

第一阶段(2—4岁)

以  “物” 为中心的一对一交往


孩子大概在两岁左右产生自我意识,伴随而来的就是物权意识——“这是我的,你不能碰!”,这并不是孩子自私(自私是在利益冲突时选择满足自己牺牲他人),而是儿童通过占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来区分“自我”与“他人”,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他才感受到了“我”的存在,这是儿童自我的诞生标志。


而人际关系从哪来,就从“一对一的交换食物与玩具”开始,通过交换与赠予与其他孩子建立关系,这时我们可能会观察到孩子总想把家里的吃的玩的带去幼儿园或者小区,乐此不疲的摆起地摊,和人换这换那。


 爸妈做点啥:


1.不强迫孩子分享


“分享”确实是中华传统美德,但这并不适合5岁以下的儿童,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让孩子耳濡目染,但不可强迫,因为此时孩子正处于“我的”占有敏感期,强制分享等于是在教他,你也可以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孩子在被强迫的过程中并不能学会分享的真谛,反而是感到恐慌和保护不了自己东西的无奈与痛苦。


很多家长说不分享就是没爱心的表现啊,当一个人的内心是匮乏、紧张、恐慌,他不可能给别人爱,因为他自己更缺爱,更加不可能出于爱去分享,顶多是因为怕你才去分享,这样的分享是你想要的吗?


另外说到爱心,如果当别人有需要就给他,这是爱心,那么此时你的孩子就需要这个东西,并且还是他自己的东西,你都不给他,那他会很困惑,为啥我妈对我就这么没爱心,还非要我对别人有爱心。


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小孩很没爱心,是否应该先反思下平时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是否常常处于物质匮乏,不分享就一定是没爱心吗?


古人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一个孩子体验到“这个饼干是我的”的感觉时,即我可以决定它到底给不给别人,给谁不给谁,当他感到对这块饼干可以全权做主了,他才体验到“拥有”,“拥有”之后才是“分享”。


因此,5岁前的孩子在交换中更需要学到的是“别人的东西不能动”“我可以决定我的东西怎么处理”“我给的东西别人可以不接受”,就够了。


另外,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分享食物,只是他现在真的饿哦,生理需求最大


2.别在意孩子在“交换”中吃亏或“占便宜”


可能你会发现孩子换回来的东西是亏本或者占了别人便宜的,你可千万别戳破,这会影响孩子交换的积极性。


孩子眼中并没有价值之分,只有她爱还是不爱,她高兴就好,最后换啊换,也许她最初换出去的东西又回来了呢。


如果孩子真觉得不公平,那需要教的则是“当对方要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时,你可以拒绝”,而允许孩子交不同类型的朋友。


在吃亏中练习“拒绝”对孩子的未来是非常有益的经验,“弱势姿态”与对方是否强势其实没关系,关键在于孩子自身的自信程度,如果孩子不够自信,我们可能要思考的事平时对孩子肯定和关注够不够的问题。


3.给孩子准备点啥让他去换


家里准备点小零食、小玩具,给孩子创造赠送和交换的条件,就是对孩子这个阶段最大的支持啦。

02 


 

02

第二阶段(4—5岁)

以 “人” 为中心

志趣相投的在一块玩


当孩子在交换的过程中进行交流互动,发现和某些孩子特别玩的来、聊的来,即使没有东西交换也特爱和他玩的时候,儿童的人际交往便进入了新阶段。


对“物”感兴趣的孩子常常因某个共同爱好的事物而聚在一起,发展出友谊,比如车、乐高,这种状态类似我们成人的摄影俱乐部、网球俱乐部等。


对“人”感兴趣的孩子,则是着迷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他喜欢我,我喜欢他”,但最早期时却常常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捕捉儿童敏感期》里有个很经典的例子:女孩到男孩家玩,两人为了谁当游戏里的狮子王吵了起来,大人就过来协调“男孩当狮子王,女孩当娜娜”,女孩却怒了“凭什么女孩就不能当狮子王”。


也许后来他俩就不欢而散,或者态度强硬的一方向另一方妥协——一个孩子被另外一个控制住了,被控制的一方依附、迎合着对方,但久而久之又觉得心里不舒服,自己也想做主、独立,于是斗争——“反控制与反依附”成为了该阶段最显着的标志。


 爸妈做点啥:


1.少介入,多安慰


孩子就是需要在交往中感受各种舒服与不舒服,学习处理与承受。


尹建莉在处理孩子冲突中有“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这种态度其实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在意,过去就过去了,无所谓谁对谁错”,另外还表达着一种信念“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会在斗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平衡冲突,如果找不到,那他也会学到,遇到这样的人就少和他来往,也不失为一种智慧,真真切切地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


尹建莉曾在文中写道,她女儿小时候的玩伴里有个孩子比较急躁,发生冲突的时候会咬她女儿,女儿就跑回来哭,说被咬了,她的做法就是看看她的胳膊,然后笑着对她说“哦,又打架啦”,然后轻轻地吹吹她被咬的地方,问她“还痛吗”,如果还痛,就再抱抱亲亲她,女儿说不痛了,她就说“好,不痛了,那去玩吧”。


大部分时候,女儿都是泪痕未干,就和小伙伴和好如初,当然也有特生气,不愿再去玩的时候,妈妈就会笑笑说“没事,那就在家玩”,但每次坚持不了多久,她又会想去找她那小伙伴了。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一被咬,家长就出手相救会怎样,首先我们可能会比孩子还抓狂,孩子也会被我们的情绪所影响,觉得这事真的很严重,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孩子间的矛盾被刺激放大。


另外也没有留给孩子学习解决人际冲突的机会,与其说这样是爱孩子,不如说是自己受不了“吃亏”的感觉,为了让自己舒服,反而伤了孩子的人际关系。


2.用示范、鼓励的方式教孩子与对方沟通


但也不是完全不能介入,如果孩子在冲突后表现出长时间、很明显的情绪困扰,我们可以先用示范、鼓励的方式教孩子去与对方沟通,比如大声告诉对方“我不喜欢这样”,孩子不敢,我们可以陪着去。


如果几次尝试后还是做不到,我们也可以带着孩子直接去说“你不可以这样对我的孩子,他不喜欢”,这是一种更直接的示范,否则你不说,孩子可能更觉得自己也不能说,要是对方孩子还是不听劝,那咱就不和他完了,这也没错。



03

第三阶段(5-6岁)

以 “规则” 为中心

在冲突中找到和谐

从一对一走向团体合作


如果我们给了足够的空间与机会让孩子在上个阶段的“斗争”中自己发现问题,以及设计解决问题的计策和方案的自由,那么到这个阶段,孩子会对规则高度感兴趣,玩什么之前,先会与伙伴订立规则,出现问题时则以修改规则的方式处理。


还是上文“狮子王”那个案例,不欢而散的男宝和女宝,过了段时间又和谐地玩在一起了,父母就问 “你俩的问题解决啦?”,孩子说“我们现在是在谁家玩,谁就当狮子王。”


父母给出的办法他们觉得不好,继续互相控制心里又不爽,多番争斗之后他们建立了一套规则,因为很想在一块玩,他们学会了放弃一些自己的东西,然后满足对方的一些需求——所谓“团队合作”“契约精神”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

 爸妈做点啥:


其实如果孩子顺利进入到第三阶段,咱们家长在旁边真没什么特别要做的,但如果你家宝贝不太顺利,我想这些办法你可以试试——


1.多看故事书


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不同人物的心情,学习故事中的人际处理办法,例如历史故事、国外故事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多样性,另外阅读也可以作为一项共同爱好与话题,增加孩子与其他孩子的联接。


2.角色扮演


例如碰到被欺负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家长扮演孩子,孩子则扮演欺负他的人,一方面孩子能在扮演欺负者的过程中发泄自己的愤怒,另一方面,家长能在扮演中向孩子示范如何应对,表演中的神情、气势可以让孩子直接模仿,比讲道理来的更容易。


3.多带孩子去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交往


世面见多了,自然明白在不同情景下应该有不同表现。


4.允许孩子慢一点


内向的孩子在融入环境时会比较慢,慢并不就是自卑,他们只是需要先观察再行动,家长只需逐步带领,鼓励孩子每一次小进步,比起慢,被父母逼迫强行融入才是更伤的,也有的孩子是天生喜欢安静,这也没啥不好,这样的孩子以后学习往往更易专注哦。


丹妈,资深童书编辑,儿童心理研究者,亲子阅读推广人,热衷于为孩子们分享绘本、电影、艺术、动画、音乐等一切有趣的东西。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