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蟹簖

 qyphhh 2016-06-11

这是一种捕螃蟹的器具,是渔家常用的工具。其构造简单由竹竿(或木头)构成,有的会与渔网一并使用,给渔民节省了很多时间。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蟹簖

  • 亦    作

    " 蟹簖 "

  • 拼    音

    xiè duàn

  • 发    音

    ㄒㄧㄝ ˋ ㄉㄨㄢˋ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拼音:xiè duàn

注音:ㄒㄧㄝ ˋ ㄉㄨㄢˋ

折叠 编辑本段 释义

亦作" 蟹簖 "。 捕蟹之具,状如竹帘,横置河道之中以断蟹的通路。《太平广记》卷三二三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 宋 元嘉 初, 富阳 人姓 王 ,于穷渎中作蟹簖。" 唐 陆龟蒙 《蟹志》:"﹝蟹﹞蚤夜觱沸,指江而奔,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断其江之道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考据最难》:"纬萧,蟹断也。二字出《庄子》, 陶九成 作《辍耕录》,不知二字所出。"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三:"编竹湖中以取鱼蟹,名曰蟹簖。按字书无簖字, 吴梅村 《涂松晚发》诗:'簖响若鸣滩。'《吴江县志》引 陆鲁望 《渔具》诗序:列竹海澨曰沪,今谓之簖。考 陶九成 引 鲁望 《蟹志》:'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名曰蟹断,断其江之道焉尔。'则当为断字,《姑苏志》亦作断。"

折叠 编辑本段 操作过程

捕蟹人打好一排密密麻麻的毛竹桩,然后将用细竹条编好的帘子插入河底,并绑缚在毛竹桩上固定,横拦在江河水中,将螃蟹的回游通道拦腰截断。为了方便船只在江河航道运输,江河中间有几米宽不设毛竹桩,与水面齐平的竹帘子部分,利用竹帘子遇到船体会弯曲和反弹的性能,供来往船只经过。靠岸两端的竹帘子高出水面1米左右,使螃蟹无法翻爬过簖,还分别布下弯曲的回龙,直通水底下的大型竹篓。

除江河之外,捕蟹人还在湖泊浅滩处设置拦鱼蟹的竹簖。他们巧妙地布置竹栅栏,设置回龙阵,在竹簖篓内放上螃蟹最喜欢吃的死鱼、烂虾、腐蚀的动物尸体,还有螺、蚌、蠕虫、昆虫及其幼虫、青蛙、蝌蚪等饵料。贪食的鱼、蟹、虾、鳗闻到美味后,就会顺竹帘子渐次爬、游入弯曲回龙的竹栅栏,直至越陷越深进入篓内。精明的渔夫为了防止螃蟹鼓气吹沫后翻越过竹笆逃脱,在蟹簖的竹篓上安置竹盖子,使螃蟹无法翻越。

蟹簖像是截断了螃蟹水中来回路径的一道"闸",让回游的螃蟹纷纷"中招"。尽管这种方法减轻了捕捉的劳动强度,但不利于螃蟹种群的繁衍,现在已经很少采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