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瘀风毒(异位性皮炎)

 学中医书馆 2016-06-11

异位性皮炎相当于中医学血瘀风毒,指有遗传倾向并且对某种特异性蛋白敏感所引起的慢性湿疹样的损害,又叫“异位性湿疹”。

    【病因病机】  因为饮食劳倦、思虑失度等致使正气亏虚,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邪乘入,气血失和而发病。

    症见全身皮肤起红色丘疹,痒甚,搔抓后有黄色渗液流出,如感染则可化脓糜烂,发复发作,缠绵难愈。

    【辨证用药】治以解毒除湿,散风止痒,扶正祛邪,调和气血。语云:治风先治血,血和风自灭。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生黄芪、白术、防风、苦参、白鲜皮、苍术、黄连、大黄。

    方中生黄芪益气托毒利湿;白术、苍术健脾利水燥湿;防风走表祛风散邪;苦参清热燥湿杀虫;白鲜皮清热除湿止痒;黄连、大黄清热泻火开郁。

    【典型医案】

    例一

    李某,男,33岁。主诉:全身皮肤起疱、痒痛5年。

    患者于5年前开始在右拇指因受外伤后愈,从此身体每遇挤压后均过敏,全身起水疱,痒痛齐至。虽经治疗不效,今用强力解毒敏后不减反重。检查:全身皮肤均见散在红色丘疹,有抓痕,口唇周围亦有丘疹。诊断:异位性皮炎。舌质淡红,上有瘀点,苔薄,脉弦。此乃瘀血阻滞,风邪内侵而发病。治法:治以活血疏风清营。方用玉屏风散加味。

    处方:防风15克,黄芪30克,白术l5克,蝉蜕l5克,白鲜皮15克,当归20克,桂枝l0克,红花l5(后下),丹参20克,生地黄20克,益母草30克,浮萍l5克。5剂。水煎服。

    另用2%硼酸溶液外搽。

    二诊:症状减轻,但仍痒。前方加蛇床子l5克,茜草l5克,红花15(后下),车前子l5(包煎),蝉蜕15克。5剂。

    三诊:全身皮疹减少,有的已干燥。上方5剂续服。

    例二

    马某,女,20岁。主诉:全身皮肤红色丘疹6年余。

    患者于6年前开始在四肢,尤其是在膝、肘部后侧出现红色丘疹,渐布全身,四肢、躯干均有,并且常年不断反复发生,此伏彼起,痒,搔抓破后出血,夜间痒尤甚。经用皮炎平、曲安西龙(去炎松)及中药等各种方法治疗不效,今用强力解毒敏后不减反重。全身皮肤均见散在红色丘疹,有抓痕,口唇周围亦有丘疹。诊断:异位性皮炎。舌质淡红苔薄,脉沉弦。证为内风血燥,湿热蕴结而发病。治法:治以祛风清热养血。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金银花20克,苦参l0克,木通l0克,牡丹皮10克,白鲜皮10克,当归20克,生地黄15克,地肤子10克。5剂。水煎服。

    另用2%硼酸溶液外搽。

    二诊:症状减轻,但仍痒。前方加蛇床子l5克,茜草l5克,红花15(后下),车前子l5(包煎),蝉蜕15克。5剂。

    三诊:全身皮疹减少,有的已干燥。上方5剂续服。

    药后痊愈。

    【附方】

    玉屏风散见汗证

    五味消毒饮见胸肋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