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

 知识分享zhsh 2016-06-11

由于病毒脱壳是一个复杂精巧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瞬时分子事件,该团队首先建立了艾滋病毒多色荧光标记和活细胞内单个病毒实时示踪分析方法,动态可视地追踪病毒脱壳过程。利用金属钌有机配合物([Ru(phen)2(dppz)]2+)、双砷染料(FlAsH/ReAsH)和荧光蛋白(EGFP/ECFP)分别对病毒的基因组RNA、衣壳蛋白CA和基质蛋白MA进行荧光标记,构建了具有良好侵染能力的双色和三色荧光标记病毒颗粒。结合活细胞内单颗粒示踪技术,对单个艾滋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时的解离脱壳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可视化分析,揭示了艾滋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后60-120分钟期间,病毒基因组、衣壳蛋白和基质蛋白以一个类似于“火箭升空逐级分离”模式动态顺序解离。基于药物抑制和统计分析,发现病毒解离脱壳过程的时间和效率会受到细胞因子CypA和病毒逆转录过程的影响。

该研究为国际上首次实现活细胞内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的实时动态解析,对深入理解艾滋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开发新的抗病毒途径提供思路。所建立的病毒多色标记和单病毒脱壳示踪技术,也为研究其它病毒脱壳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技术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已在ACS Nano 在线发表(DOI:10.1021/acsnano.6b02462),博士生马英新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基金项目的资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