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历史|阴谋与暗斗:君王与接班人的微妙关系

 青梅煮茶 2016-06-11

历史上君王与接班人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君王与他的接班人虽是一姓家的宗传,但君王既要保证接班人能在自己死后顺利接班,又要防止接班人在自己在位时提前坐堂。有史以来,这种微妙关系演绎出了太多疯狂的故事,不乏阴谋诡计,不乏刀光剑影。

父子相争常有时

在家国政体内,太子的乱家和乱国几可画等号。实质上,太子乱家的悲剧,制度注定了非上演不可。一家一姓之内选拔接班人,会导致“筷子里头拔旗杆”,弱智如晋惠帝司马衷;痴呆傻如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也只能选为太子,唯一的理由:他是龙种。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文治武功赫赫有名的大皇帝。他不重出身,看中姐姐带的歌女卫子夫,就纳为己有,后封为皇后。卫子夫为他生的儿子刘据,封为太子。卫子夫恭谨谦和,太子刘据宽厚仁爱,凭借太子身份,尽力平反冤狱,在百姓中口碑甚好。这样一来,群臣中那些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则“皆毁之”,加上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新欢又多,太子誉少而毁多,地位岌岌可危。

这时,出现了一个无耻小人江充,深受汉武帝信任。他以“巫蛊”之罪,诬陷太子与皇后,并通过预作安排,在太子宫挖出木偶人,来坐实太子诅咒汉武帝之罪。在自思难以明辨的情况下,太子斩杀了江充。汉武帝派遣使者宣召太子,没想到,此使者不敢进城,谎报太子造反,控制了京城。汉武帝立即派军队平叛。

刘据矫诏释放囚徒,又武装数万长安市民及附近胡骑。双方在京城长安大战五天,血流成河,最终,以太子刘据惨败,在追捕下自杀而告终。

汉武帝派人收回卫子夫的皇后印信,卫子夫自杀。卫子夫及太子一脉,加上跟随太子的门客,尽数被杀。太子仅剩下一个儿子刘弗陵。刘据死后,汉武帝给他谥号是“戾”,戾是罪的意思。后来,汉武帝对此事有所反思和悔悟,对已被太子斩杀的江充又灭其三族。

当然,太子皇子屠杀父皇时,也毫不手软。这杀叫“弑”,属十恶不赦之罪。抢权登基,只争朝夕,楚成王请求临死前吃一顿熊掌,儿子商臣也不答应,因为“熊掌难熟”!史书确记被儿子结束性命的君王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音shào读“邵”)杀死;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为皇子拓跋绍所杀;后梁太祖朱晃,死于儿子郢王朱友珪之手;匈奴头曼单于,被儿子冒顿射杀;鲜卑部落头领、代王拓跋猗卢(即北魏先祖)亦被儿子拓跋六修所杀;发动叛乱并先后称大燕皇帝的安禄山、史思明,亦被各自的儿子安庆绪、史朝义所灭。……

徒有虚名“太上皇”

战国初期的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他成功地实行了“胡服骑射”,使孱弱的赵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秦的军事强国,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因为赵武灵王深爱宠妃吴娃,于是废除了并无丝毫过错的公子章的太子位,改封吴娃生的小儿子何为太子,以后又干脆将王位相让,使他成为赵惠文王。

但赵武灵王并没完全放权,他自称“赵主父”,想遥控军政。但这个“赵主父”又对公子章心生愧疚,打算把代郡分给他,让其称王,还想收回实权,重掌朝政。已是赵惠文王的小儿子何此时羽翼已丰,哪能让赵武灵王(虽然才46岁)卷土重来?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与赵王何随行。公子章的丞相田不礼劝公子章杀赵王何,控制赵武灵王,以奉赵武灵王之命的名义称王。于是,公子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符,请赵王何到主父宫议事。赵王何没有赴约,仅派肥义赴命。公子章杀掉了肥义。随即,赵王何号令下的赵国军队大败公子章与田不礼部,进入赵主父宫,杀掉公子章,最后围困赵主父宫,不许赵主父出来,断粮断水达三个月之久。一代强势英雄赵武灵王,竟被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何围困得活活饿死!

有唐一朝,君王接班人的问题贯穿始终。唐高祖李渊的41个子女中,儿子有22人,其中,长子李建成与一母同胞的弟弟李世民是争夺接班人的主要对手。因为李建成在“玄武门事变”中被杀,于是,在历史上成了反隋建唐大业中无足轻重的人物。

其实,被册封为太子的李建成也文武全才,其功绩不亚于李世民。但李世民先发制人,对合法太子李建成及弟弟李元吉先斩后奏,逼迫父亲李渊追认既成事实,合法合理来逼宫换嫡。事已至此,作为堂堂开国皇帝的李渊毫无办法,在李世民势力长大的情况下,除了知趣让位于儿子,还有别的路子可走吗?

唐玄宗是著名的中兴之主,他的生殖能力惊人,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唐玄宗晚年,享乐为上,渐趋昏庸。加上他重用的李林甫与杨国忠之奸,政治更加黑暗,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唐玄宗在西逃途中的马嵬(音wéi读“为”)驿,为禁军兵变所逼,赐死杨贵妃,继续西逃至四川。留下太子李亨,并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一协调对安史叛军的作战。

太子李亨以此为契机,北上宁夏灵武,在没有预先请示唐玄宗同意的情况下,自立为皇帝,即唐肃宗。战胜叛军收复长安后,唐玄宗也返回都城,但今非昔比,此时的仅仅是个徒有虚名的“太上皇”,等着孤老。

兄弟相争“九子夺嫡”

事业上颇能开拓进取的康熙帝,在处理皇位接班人问题上却捉襟见肘。儿子们的龙争虎斗使他焦头烂额,也让这场争斗成为著名的历史事件“九子夺嫡”。

康熙22岁时,就册立了不满两岁的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但随着皇子们渐渐长大,面对皇位继承权这个诱惑,兄弟们激烈的争斗就开始了。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除了太子,势力最大者为皇长子允褆集团、皇四子允禛集团、皇八子允禩集团,其他皇子或依附这个,或依附那个,几乎全部卷了进去。为了战胜对方,各自搜罗心腹臣僚,结成死党,勾心斗角,倾轧排挤。

太子胤礽聪明过人,精通汉满蒙三种文字,且娴熟骑射之艺。但长期的养尊处优,使他极度以自我为中心,遂于33岁时被废。储君空缺,为诸位皇子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各个皇子集团,顿时紧锣密鼓行动起来。

后来,因无更合适的人选,康熙又宣布恢复太子地位,并带在身边培养。但复立的皇太子更变本加厉地结党营私,仅仅过了三年,康熙再次废掉了太子。

对太子立了废,废了立,极大损害了康熙的健康。一贯身体强健的康熙帝于69岁撒手人寰。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雍正帝为了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

封建专制下象征绝对权力的君王之位,一坐上几乎可以为所欲为,既能一言九鼎、君临天下,有无穷的权威,还可以身边美女如云,有无穷的合法享受,还能显示自己的才干,在历史上留下英名,因此,稍有些心机的皇家子弟或当时评估自己实力有可能夺位者,无不心向往之。大家挤破头去拼死竞争,权力交接自然要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

附录

皇权下的母子纠葛

中国历史上最强势的三个女人是吕后、武则天与慈禧。

其中,吕后与慈禧相似点更多,都是只生育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保证丈夫死后自己掌权的根基—在丈夫死后即凭着太后的身份执掌大权,儿子实际上是被视为傀儡玩弄于股掌之中。

刘邦死后,16岁的刘盈即位为汉惠帝,但吕后压根就没打算将皇权交给这个“汉惠帝”,她虽是太后身份,却是事实上的皇帝。文静善良的儿子刘盈毫无办法。

吕后强逼刘盈将自己亲姐姐鲁元公主的亲生女儿、12岁的张嫣封为皇后(刘盈为反抗这强加的婚姻,也为怜悯自己这个尚属幼年的亲外甥女,拒不与张嫣同房),又将刘盈与自己喜爱的宫女同房所生的儿子刘恭抱给张嫣,并不顾儿子刘盈的感受,杀掉了这个宫女,后来把这个幼子刘恭也杀掉了。

吕后还把曾与刘盈竞争太子的赵王如意(刘盈一直在想法设法保护这个小弟弟)害死,将赵王如意的母亲戚夫人砍断四肢,挖去眼睛,熏聋双耳,灌药使成为哑巴,扔到厕所,叫做“人彘”(彘音zhì读“志”,人彘指像猪的人),并强令刘盈去看。心地善良性格仁慈的刘盈看到此情形深受刺激,派人对母亲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我作为太后的儿子,是没有脸面再来治理天下了。”他从此自暴自弃,仅仅当了七年毫无权力的皇帝,就忧郁而死。

19岁而死的清同治帝载淳与23岁而死的汉惠帝刘盈有共同之处,都是被权力欲极大的母亲掌控一生。

同治帝的父亲咸丰帝去世时,载淳年仅6岁,当然要靠阴谋多端的母亲慈禧当家。一直到同治帝17岁大婚亲政,慈禧仍干预朝政,甚至连儿子性生活也要掌控。因为慈禧不喜欢皇后阿鲁特氏,同治皇帝轻易不敢与皇后同房,又不愿按照慈禧的心意,去临幸慈禧所钟意的慧妃富察氏,因而经常独宿养心殿。为了解闷,竟偷偷溜出宫去寻花问柳。这样的屈辱生活维持了不到两年,就归天去了。

武则天与吕后、慈禧太后略有不同,她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李弘较有能力,二儿子李贤尤其优秀,但都被她逼死了。三儿李显愚蠢无能,父亲唐高宗死后仅当了44天皇帝,就被母亲武则天废除。母亲又立小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这个李旦倒是如武则天的意,生性胆小懦弱,对政治不感兴趣,再加上看到过几个哥哥的下场,于是一门心思保自己及家人平安为上。他在武则天面前唯唯诺诺,一切按母后吩咐办,从无自己独立意志。后来干脆将帝位让给母后武则天,连这个虚名也不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