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迷智历&厨娘说

 jsszsjl 2016-06-11
2016年6月11日(丙申年五月初七)
星期六
今日吉星:解神,金匮,六仪,天财,天恩
宜:解除 求医 词讼 和讼 求嗣
忌:纳畜 上梁 竖柱 安门 盖屋
明日吉星:宝光,吉庆,季分,圣心,天恩
宜:纳财 藏宝 斋醮 赴任 纳采
忌:开市 立券 经络 纳畜 破土
第一百六十三篇

昔者成王,幼在襁(qiǎng)褓(bǎo)①之中,召(shào)公为大(tài)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职也。于是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②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卷十六 汉书四)

【注释】①襁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布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 ②卫翼:犹辅佐。

【白话】从前周成王年幼在襁褓中,便请来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太公做太师。保,是保护太子的身体;傅,是以道德仁义来教导他;师,是以圣贤教诲来启发他,这就是三公的职责。于是又设立“三少”,少保、少傅、少师,这是与太子生活在一起的人。所以当太子幼年懂事时,三公、三少就讲明孝、仁、礼、义的道理,引导他落实,并驱逐奸邪之人,不让太子见到不好的行为。因此选出天下品行端正的君子,以及孝顺友悌、见闻广博、有学问道德的人,保护辅助他,让他们陪伴太子朝夕相处、同出同入。所以当太子生下来,所见的都是正事,所听的都是正言,所行的都是正道,在他左右前后都是正人君子。……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品德就像天性一样,自然而然会变成习惯。”

厨娘说
清早醒来,习惯性摸过手机,修改前夜写好的草稿,发给编辑小朋友。然后,昏沉睡去。从不知啥梦里醒来,回复留言,处理必须要做的事情,继续找周公,直到天擦黑。很久都不曾这样,即使生病也没睡得昏天暗地。有些事只能自己扛,性格决定。

深夜,和已经成年的娃并排趴在床上聊天。从有没女朋友,到和同学相处,乃至对社会某些现象的看法。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事实证明:当年顶着各种压力,给孩子宽松的环境,让他有机会认识真实的社会,并在每一个关口自己作决定,无比正确。如今,好些父母把爱变成孩子想绕过去的一堵墙,而偶们母子却能像哥们一样掏心窝子。

幼年时,从百余户人家的大杂院搬到老爸任教的高等学府教工楼,和一帮年龄相仿的校子弟成为同学。生活在校园里的孩子,虽然性格迥异,但有共同的属性。礼貌、大方,家教相对比较严,骨子里清高,即使如何投缘都保持一定距离,再热络也亲密有间,疆域分明。待进入大学,脱离家人视线,各自的个性开始彰显。平时乖巧、懂事的娃,会做一系列让长辈们大跌眼镜的事。男孩子打架、疯玩游戏、抽烟喝酒,女娃看起来相对收敛,却不时有惊骇脱俗之举,颠覆旁人的想象。这种状态持续一两年,再次出现分水岭。极少数如脱缰的野马,绝大部分最终都回归正轨。直到步入社会、为人父母,辨识度都超高。

娃四岁那年,带他从南方回到现在居住的城市,同样生活在校园里,幼稚园、小学、初中都如此。没有刻意教啥,娃很快融入氛围。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尽管不一定认识。善于表达,任何环境都不怯场。只是与其他家的孩子相比,更自由、随性。在别人被家长带着去各种培优班、生怕输在起跑线时,尽管普通话都咬不准,名字只会写一半,二十内的加减法需要扳起脚丫子帮忙,他还是天马行空,没有拘束尽情玩耍,逮着机会就当空中飞人,接触不同的环境和各种人。

生命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而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输赢肯定不在起跑线。人这一辈子用得着的就那几千字,早认得或者晚两年没有啥区别。对成长来说,环境固然重要,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才是决定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作为父母,要做的不是以爱的名义替把他们保护在栅栏里,极尽呵护的同时,挡住属于他们的阳光。如果只有一个选项,谁都不可能清楚想要的究竟是啥。

有对照,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