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译:维特 人在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睡觉上,早起很困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新闻网的Vox将揭开其中的科学奥秘。 对于早晨起床很痛苦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那些每天早晨5点钟就能准时起床的人很不可思议。实际上早起的人生活更有创造性和建设性。 但是早起难的人并不是单纯的因为有赖床的习惯。 根据对睡眠的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的睡眠时间是由DNA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物钟,不会与其他人的生物钟完全吻合。 原因就在于遗传因子的“计时类型”是彼此不同的,这就出现了早起型,晚睡型等等不同的睡眠模式。 通过研究人类的“计时类型”,对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方式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了解到,人们在休息日时的睡眠时段平均在23点到7点。 但是平均时段以外早睡晚起的人也是有的。 处在平均睡眠模式以外的人,每天早晨就会陷入类似倒时差一样的困倦感。 休息日时会在23点到7点睡觉,对于实行这种平均化睡眠模式的人来说,不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睡眠时段都是相同的,都是与社会规律相符合的。 但是那些熬夜型的人平日里的睡眠时间很短,但到了休息日就会长睡不起。 正因如此,休息日之后的工作日就会像跨时区旅行过后一样被睡意侵扰。 为什么会变成熬夜型的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就有必要关注大脑内部的时钟中枢。 哺乳类动物的时钟中枢是位于下视丘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的管理者。 有着普通生物钟的人一过21点,视交叉上核就会对松果腺发出指令,命它分泌与睡眠相关的荷尔蒙“褪黑素”。 21点,睡意逐渐袭来。 22点30分,肠道会停止排便的活动。 凌晨4点30分,体温是最低的。 6点45分,血压是最高的。 根据一系列的睡眠循环周期,人在上午10点钟时是最活跃的时刻 。 但是,习惯开夜车的人的“计时类型”。与上述活动的时间段有着数小时的偏差。能改变这种差异的方法几乎不存在。 原因就在于构成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内部,存在着一种叫做时钟遗传基因的物质。 时钟遗传基因每隔24小时就会准时分泌蛋白质,因此决定体内的生物钟。 科学家们研究了那些全家人都起得非常早的家庭,发现他们的时钟遗传基因里的一部分发生了突变。 另外还发现一些仓鼠的视交叉上核也出现了同样的异变。 但是将普通仓鼠的视交叉上核移植给那些视交叉上核发生突变就起的极其早的仓鼠之后…… 得出的研究结果是:仓鼠的睡觉时间没有变化,很早就睡了。 究其原因,哺乳类动物的生物钟不仅仅存在于视交叉上核。 不单单是大脑,所有的细胞里都有小小的生物钟。 也就是说,早起的仓鼠是因为体内其它的器官里也有令它早起的生物钟,所以仅仅移植视交叉上核,它的睡眠模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让习惯开夜车的人符合社会规律,早睡早起几乎不可能。“这是因为天生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体内的生物钟”,可以这样解释。 如果强迫习惯开夜车的人们去符合社会一般规律生活,他们可能会为了消除忧虑而变得嗜烟如命。 好睡懒觉的人当中虽然也有单纯地因为懒而起不来的人,但也有人为此而被误解为性格上的懒惰。不能简单的因为一个人不想起床就认定他是赖床的人,因为“有的人是因为遗传因子而赖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