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前些日子记住了本坛一位大神提到的这个词,当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一看这个词就忘不了,花点时间整理我的历史遗迹,保留下来,供果友观光。 ![]() 扦插繁殖: 无花果极易生根,扦插一般不用催根处理,催根是为了提高成活率,促使插条早生根,早发芽,培育成壮苗。生产上插条的剪法一般是上端距顶芽一厘米处平剪,下端破节斜剪,伤面呈马耳形。插条长度5-20厘米均可,留2-3芽。 。 开春和入秋是无花果扦插较好的季节,下图是2014年8月-9月份的扦插,温湿度非常合适,所以扦插相对夏季和冬季容易。习惯了先催根再扦插这一步骤,所以用湿毛巾催根,以催出5mm根点为适。插条为斜插,底部靠近容器边缘,主要是想让插条底端1-2厘米处更透气,减少烂皮。 , 倒序浏览 共有125条回复
![]()
![]()
![]()
![]()
本帖最后由 盆盆 于 2015-1-19 12:03 编辑 植物萎蔫的原因多种,常见的几种原因如下: 一,干旱造成的萎蔫。土壤中水分不足,根系吸水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失水超过根部吸水,使植物出现萎蔫现象。立即浇水是最快的解决办法,浇透水,症状轻的植株能很快恢复,严重的只能部分恢复。 二,水涝造成的萎蔫。水分过多,造成土壤中缺乏氧气,植物根系呼吸受阻窒息,枝叶得不到根系的水分供应,出现萎蔫甚至枯死。可剪去部分嫩枝嫩叶,减少水分蒸发,剔除三分之一过湿的盆土。加上干土重新栽植,避免强光直射和强风直吹。 三, 移栽造成的萎蔫。植物移栽时或多或少会损伤一部分幼根和根毛,使其降低吸水功能,当植物蒸腾作用蒸发的水分大于植物吸水量时,出现萎蔫现象。1,减少损伤,带土移栽。2,去掉部分枝叶。3,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4,移栽后浇一次透水,放阴凉通风处。5,遮阳,避免强光直射。 四,肥害造成的萎蔫。土壤中肥料浓度过高,使植株的水分向土壤反渗透,造成萎蔫,俗称烧根。可大量清水灌根,稀释土壤中过高浓度。 . 当根系受损,或因水大,肥害等出现烂根萎蔫,挽救难度比较大。几乎是无回天之力。只能是将植株挖出,剪掉坏根,重新种植。是死是活,听天由命。 . 对无花果扦插幼苗的移栽,在我看来是第二鬼门关,弄不好会死伤一半,所以移栽后还是不能大意。说说我对扦插幼苗移栽的肤浅见解。我的移栽一般是上盆假值,相当于练苗,放在自然光照下进行,让其适应不良环境,高温低温,干旱,多风,光照程度等。 . 移栽扦插苗最初期,也就是20天内,根据根系强弱程度,来决定浇水量和采光。 以杯插苗为例; 1, 根系弱的杯苗,只有几条白根的扦插苗,算是弱苗,移载前把水和土混合配好,土的湿度和杯土湿度基本保持一至。移栽后不浇水,放阴凉通风处养植,几天后逐渐增加光照,见干可在盆土边沿适当浇水。 2, 根系强的杯苗,根系发达,见团根且根变黄的杯苗。移栽后直接浇透水,放在有散光的地方养植,待生长稳定后再强光养植。 . 扦插幼苗根系的强弱不同,承受力不同,能经得起浇透水和晒太阳不萎蔫的幼苗,基本能确定成活。 以上是我个人一点点经验,只能参考,照搬把苗移死的不负责。 ![]() 这是浇透水后萎蔫的扦插苗。根系比较弱。 能大水大太阳侍候的扦插苗。 ![]()
![]()
................ ![]()
精彩的历史遗迹! ![]() ![]()
本帖最后由 tanxl008 于 2015-1-19 08:54 编辑 把历史遗迹瞧成历史遗留去了, 你要建个无花果扦插博物馆了. 就叫盆盆捣鼓历史博物馆. ![]() ![]()
我太心急了,12月份扦插的苗可能都挂了 ![]()
会插怎么插怎么活,我插活了也能再死。。。破节剪是怎么剪,经过节骨吗 ![]()
![]() ![]() ![]() ![]() ![]() ![]() ![]()
珍贵的历史遗迹,收藏了 ![]() ![]()
谢谢分享,学习了 ![]()
这有苗商的潜质,卖苗的节奏 ![]()
前期生根,发芽容易,注意后期管理。 ![]()
盆大大盆多多收藏啦 ![]()
收藏收藏!最头疼的还是发芽长根后又烂枝条呀 ![]()
这个必须学习,准备明年扦插枝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