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宋(中晚唐)词30首解说(一)

 江山携手 2016-06-11
 1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久候不归思妇愁。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编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叹息。她在玉阶上徒劳地久久站立,一群群归宿的鸟儿飞得匆急。什么地方该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写思妇楼上遥望,继而玉阶伫立,却从楼望所见落笔,避开顺叙俗套。“烟织”“山碧”均为思妇远望所见。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归程遥远,流露体贴品性。 
 2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年年盼望总成空。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梦醒时秦家楼上挂着皎洁明月。秦楼月下,想起每年柳色青青,灞陵桥边依旧上演凄怆的离别。秋日重阳佳节登临乐游原上,从咸阳古道来的音信依然断绝。音信依然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只见汉代的坟墓和宫阙。借秦娥对情人的思念来表达作者对某种美好事物的追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气势宏大的场景来对比一个深闺女子的情感世界,把个人的忧愁融合到历史的忧愁之中,造成了一种悲壮的兴亡感。 
 3白居易·梦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春色总难忘。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以前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盛开的红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水中蓝草浸染。这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起江南。为焦点生发,通过江花红胜火和江水绿如蓝的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4白居易·梦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最忆潮头与桂子。江南真令人回忆,最想回忆的就是杭州。在灵隐寺月下寻找月宫掉落的桂子,在郡衙门亭子垫着枕头观赏钱塘潮。何时可以再次重游啊?传说灵隐寺多桂,那里于桂花飘香的月夜还会有从月宫上掉下的桂子;钱塘潮则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天下闻名。寻桂子、看潮头自当感受最深。  
 5白居易·梦江南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江南美女能歌舞。江南真令人回忆,其次想回忆的就是苏州的西施馆娃宫。在那里喝一杯带来青春活力的春竹叶酒,并欣赏那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何时可以再次遇上啊?在苏州当年吴王为西施兴建的宫殿饮酒观舞,也成了作者回忆十多年前江南生活难忘的往事之一。 
 6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愁似水长归始休。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瓜洲,江南的群山默默无言也似有哀愁。忧思悠悠,恨意悠悠。直到你归来才会罢休,现在月明之下只一人倚楼。前半以水流之长写愁,靠吴山也有点愁而得以成立。后半直接说愁而要归来方休,便乘势以现实只能独自月明倚楼作结。

 7刘禹锡·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景物与人同惜春。春光正在离去啊,临行时殷勤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逐春风飞舞像是挥手举袖,丛丛的兰花被露水蘸湿如同泪下沾巾。那独坐庭院的伤春美女面对柳和花也把愁眉皱紧。构思新颖。以拟人手法,把人的表情动作赋予春光,让它有依依难舍之情,表达了惜春的旨意。结句还写一个女子的惜春情态,既惋惜春光的归去,也领受春光的依恋。 
 8刘禹锡·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莫让暮春轻易过。春光正在离去啊,都来珍惜这阳光灿烂的暮春时。那小溪的流水上还漂浮着美丽的桃花瓣,最好默默地看呀想呀沉醉在竹叶酒杯前。只盼天天都是晴朗天以便抓住这最后的春光。以醉酒赏花惜春,虽只是作者当年所能选择的办法而未必普遍适用,但其珍惜大好时光的基本观点,仍可肯定。

 9刘禹锡·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 
 九疑云雾至今愁。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满怀愁思吊湘神。湘水日夜流淌,湘水日夜流淌,连九嶷山上的云雾至今还在愁。你问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哪个处所?在零陵香草于寒冷露水中变得憔悴的地方。写二妃魂归湘水,愁满三湘,突出一个“愁”字。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其二妃娥皇、女英,赶至湘江边,哭泣甚哀,泪洒于竹,染竹成斑,后投水而死,成为湘水女神 
 10刘禹锡·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自感人神同怨愤。挂满泪痕的斑竹枝,挂满泪痕的斑竹枝,点点滴滴的泪痕寄托着不尽的相思。楚地被贬逐的人要听那哀怨的瑶瑟,我在潇湘深夜月色明亮时仿佛听到。写二妃心恋舜帝,瑶瑟诉怨,突出一个“怨”字,而作者也自比屈原,怀抱因忠信而见弃的怨愤,愿作湘神知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