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一个追求世界帝国的帝王

 昵称310096 2016-06-12


文|都察院御医


上回说到,朱棣定都北京,不仅奠定了大明朝二百多年国运,同时也奠定了今日中国的北方版图。对于朱棣本人来说,在作出这一决定时,这两点影响并非是他能够预见到的。但有一点却极有可能是朱棣所极力追求的,那就是重建华夷秩序,完成对东亚世界秩序的整合。而这一点相比前两者,有着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朱棣夺下大明江山时,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骤兴骤亡的蒙古帝国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正式宣布建立大蒙古国,自此拉开了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序幕。在此后的不到一百年里,蒙古人的铁骑踏遍了欧亚大陆的绝大部分土地,并建立起一个东起日本海,北达西伯利亚极北之地,西抵地中海,南至东南亚中南半岛、印度洋波斯湾的庞大帝国。


在这个空前的帝国内,除了西欧、日本等少数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几乎所有古老国度和它们的人民都被纳入了蒙古人建立的世界秩序中。在这个世界里,东西方的交流变得无比便利,马可波罗得以从欧洲来到中原,亲眼目睹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的繁荣;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等发明也从东方流传到西方,成为日后欧洲人打开近代世界大门的钥匙。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蒙古人建立起一个空前的庞大帝国


当时的东亚世界,忽必烈建立的大元朝是无可争议的地区霸主。汉唐故土已被悉数纳入元朝版图;北方边患不再是个问题,因为蒙古人自己就是从北方草原而来;高丽(朝鲜)、缅甸、安南(越南)等国成为藩属。一个以元朝为宗主国,以大都(北京)为中心的稳定的东亚世界秩序建立了起来。


然而,蒙古帝国的先天缺陷注定了这个庞大帝国并不能长久存在。早在蒙哥汗病死,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分裂的种子便已种下。尽管位于东欧、中亚、西亚的四大汗国名义上仍是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的藩属国,但实际上均是独立王国。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里,四大汗国或是分裂,或是灭亡,就连宗主国元朝也在立国98年后,被明朝所灭。



破碎的东亚


元朝末年,群雄逐鹿。当此时,不仅中华大地上演着天下大乱、日月轮换的大变局,政局动荡的汹涌波涛也在洪武(朱元璋年号)年间至永乐初年波及到了东亚其他国家。


朝鲜半岛上,元朝曾经的藩属国高丽对中原的新主人明朝并不臣服,于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出兵进攻辽东。然而将领李成桂并不认同高丽国王的做法,在鸭绿江威化岛率军回京,发动政变,于1392年建立朝鲜王朝。围绕对内最高统治权的争夺和对外政策的争议,朝鲜半岛进入了一段动荡与混乱的时期。


与朝鲜半岛一海之隔的对岸,号称万世一系的日本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政局变动。1336年,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大将足利尊氏迫其退位,另立光明天皇,并建立室町幕府,是为北朝;而出逃的后醍醐天皇则在南方建立南朝。自此,日本形成了“一天二帝南北京”的南北朝对立局面。直至1392年,也就是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同一年,日本的分裂以北朝的胜利告终。作为曾经游离于以元朝为中心的东亚秩序之外的日本,如何面对崛起的明朝仍是一个未知。



明朝初年的东亚,传统的华夷秩序全面崩坏


东亚最南端的中南半岛上,统治越南近两百年的陈朝也走到了它的末路。这个元朝曾经的藩属国在1400年(明朝建文二年,也就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第二年)爆发了政变,胡一元推翻陈朝,建立胡朝。这种“谋朝篡位”之举在导致了越南国内局势动荡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其与中原王朝之间原有的宗藩关系。


可见,明朝初年,当朱棣登上皇位时,他所领导的大明朝面对的不仅是北方虎视眈眈的蒙古人,还有纷纷重新洗牌的周边各国,以及一个秩序全面崩溃的东亚。



重建世界秩序


如果说朱元璋时期的明朝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国家内部的秩序整合,那么到了永乐时代,明朝终于有能力来重建外部的世界秩序了。


四夷咸服,万邦来朝不仅是中原王朝实力强大的象征,也是中原王朝“天命所归”的最好证明,或者说,周边国家的臣服某种意义上体现着新王朝政权的合法性。在近代之前的东亚世界,这种华夷秩序的存在既是中原王朝所追求的,也是东亚其他国家所承认和接受的。


汉唐时代自然是这种华夷秩序的最好样板,但对明朝来说,那毕竟已是几百年前的往事。明朝直接继承的是元朝这个疆域空前的世界帝国。作为世界帝国曾经的中心,明朝初期的北京尽管辉煌不再,但丰富多元的文化,雄视天下的豪气毕竟还有相当的留存。而长期驻守北京的朱棣,相比远居南方的朝廷众人,必然对世界帝国的形象和概念有着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识。在朱棣眼里,重现汉唐盛世恐怕已不足以实现他的抱负,成为又一个忽必烈,再造世界帝国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在朱棣眼里,重现汉唐盛世已不足以实现他的抱负,成为又一个忽必烈,再造世界帝国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重建东亚世界秩序,并非非定都北京不可;而要再造世界帝国,除了定都北京,没有更好的选择。北京,象征着对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双重征服;北京,留存着那个曾经平定草原、一统华夏、征服阿拉伯、饮马多瑙河的庞大帝国的最后一缕荣光。


从这样一个视角来审视永乐时代,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朱棣为什么要五征漠北,为什么要收服日本,远征交趾,以及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上述几项内容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详细说到)


而当真正理解了朱棣对东亚世界秩序的重建之后,我们才能再次深刻认识到朱棣定都北京的决策是何等的重要和伟大。


但是,再强大的帝国,也有力不从心之时。朱棣试图让他的大明成为又一个元帝国,但现实的国家实力并不能满足朱棣的壮志雄心。当明朝的大军向着边疆高歌猛进时,扩张的极限也随之到来。


· 未完待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