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方外圆 智趣有度 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能过分。气度如此,用智如此,情趣如此,操守亦然。 明末有个堪称英雄的大人物熊廷弼,有才有德,有胆有识,伟岸高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为人正直但太过高傲,寻常官员他都不放在眼里,对于魏忠贤等辈就更不在话下。结果,弄得朝野上下对他颇多微言,总有本章弹劾他的缺失。第一次经略辽东,功勋未见,就被纠弹革职,回家种地。第二次启用后,他风范依旧,清高自持。就因为瞧不起领兵巡抚王化贞,而在战略问题上放弃了力争,结果,王化贞兵败。不久,被王化贞与魏忠贤合谋,栽罪于身,处死曝尸。纵使他有雄才大略,赤胆忠心,终究还是未能施展,到了儿也没给明朝立下与其才能相若的功劳。 本来,他可以放下架子,与奸党虚与委蛇,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然后为国出力,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他却一味清高孤傲,害己误国,只是白白便宜了努尔哈赤。 外圆内方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方,是做人之本,是人格的自立,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对人类文明的孜孜以求,有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方,也是信仰、原则和理念体现,是严以律己,诚实守信,刚正不阿的一种精神。 做人如果心无方正,只圆不方,那就成了没有定位,不明方向,随意乱滚得球了。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能只方不圆,有方无圆就像是四处棱角、静止不动的“口”子,缺失了机动灵活,死板迟钝,也难以成事。圆是做事之策,善做事的人,做事一定会留下一个圆满的结局;不善做事的人,事后会留下一个缺口。外圆内方的外圆也是指形圆,运用形圆的方法,关键要理解“形”的作用。 一根筋,认死理,钻牛角,事事计较、处处摩擦,往往只会碰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只有 “方圆有致”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运用好“方圆”之理,一定会增强意志,宽阔胸襟,沉静蕴慧,胜不骄,败不馁,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不为感情所左右,不为人们纷争所迷失,无论是趋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 做到外圆内方之人,也能够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宠辱不惊,锋芒不露,能屈能伸,能上能下,大智若愚,定会成就大事。 感悟:中华文化的老人言将儒的仁义中庸,道的无为知命以及佛教的禅定超脱熔冶于一炉,总结处世为人之策略,概括功业成败之智慧,指示修身养性之要义,界分求学问道之真假,指点生死名利之玄妙;既主张积极入世、经营天下、为民谋福、恩泽后世的进取精神,又宣扬亲近自然、悠游山水、独善其身、清静无为的隐逸趣旨,同时也倡导悲夫悯人、普度众生、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超脱境界。千百年来对当时文化水平都不很高的普罗大众的教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老人言历久弥新,读懂老人言将受益终生......文/单眼老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