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1219)榆林保宁堡
据记载,该堡于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巡抚卢祥所建,原名古梁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更名为保宁堡,故曰有保安宁之意。厥后又接修波罗堡的大川口五十里“大边”长城,形成长城中段的防御体系。明制兵丁一千三百余名《秦边记略》,设保宁参将一人《明史,官职志》。现大部分堡垣已被流沙埋压至顶,残垣最高处6米,夯层14厘米,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1424米,四面开六。因其边垣之大古称榆林左翼要冲。堡内建有祖师殿、关公殿、三官殿等明清庙宇40余间。保留有明嘉靖二十年铁钟一口,万历二十四年铁磬一个,万历岁次铁磬一个,隆庆二年残碑一通;清乾隆四十四年铁剑(带铜鞘)一把,四十三年残碑一通(北刻民国十年地约一份),康熙四十一年铁磬一个。其重要的战备地位,在明代边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