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势所趋

 tigercubs 2016-06-12
2014工作开局的第一个月,就有越来越积聚的阴影笼罩着上空,像雾霾一样浓重,房地产“崩盘论”愈演愈烈,这对于为房地产行业所服务的公司来说,不得不引起高度的关注。房地产景观设计行业,大部分的设计业务来自房地产公司,如果地产楼盘的开发量减少,势必对整个景观设计行业造成影响。
房地产景观设计正如楼价一样,经历过疯狂的不计成本的时期,南方的一些著名的楼盘景观设计,曾经做到过1000元/平米以上,景观设计经历过比豪华,比堆砌,比大树移植的时代,景观设计也为房地产楼盘增加了不少噱头,直到2008年,这种现象开始转变。
一些优秀的房地产公司的运营模式逐渐清晰,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为万科,万达这样的公司获得了成本管理的巨大优势,产品也具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万科开创了现代,简洁的房地产景观,景观设计抛弃了古典的元素,显得更加轻松富有活力,原创的艺术感得到了更多的体现。龙湖一贯的自然式风景园林,成本不高但风格自由轻松浪漫,成为业界纷纷学习的榜样。一直坚持法式古典风格,并将此类风格做到了极致的绿城,在2008年之后也逐渐地转型,开始尝试更现代的法式,中式与法式,或者更多混搭的风格,在产品创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时代的经典作品,比如绿城独创的法式大平层,法式高层,蓝色钱江的法式平面格局与现代建筑的混搭,都是让人耳目一新,激动人心的创新,法式合院,更是绿城最经典的产品,成为了吸取各国经典元素的混搭和创新。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X

万科第五园的现代景观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绿城最早的法式合院产品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绿城创新的合院产品(清水湾)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绿城创新的合院产品(清水湾)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绿城创新的合院产品(清水湾)
这么多年以来,在跟绿城地产公司的合作中,我们亲身体会到景观设计的逐渐转型和变化,一个最追求理想效果,不计成本投入到景观设计中的房地产公司,也一样最终选择了改变,这就是房地产景观的大势所趋,任何人都不可能逆势而行,景观设计在这样的改变中,我们一贯认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也许已经过时了,如果设计师们能看到这样的变化,和今后长久的趋势,我想,我们的景观设计的思想也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 以往设计的误区是:重视硬质,而不重视空间。
我们通常所塑造的景观空间,其实只是硬质场地而已,谈不上真正的空间,而我们在设计当中,将平面形态做得看似完美时,所有的空间设计就结束了,于是,我们管这些硬质的场地叫做“空间”。为了避免空间的平淡,我们又会去塑造很多,亭台楼阁,矮墙,景墙,柱子和立面,瀑布,水景,以期望我们的空间显得更丰富一点,其中,水景部分是所有设计师的救命稻草,假如没有水景的设计,这会让所有的人都觉得惶惶不安,难以出效果,而且,水景越大,景观效果越好,这是绝大部分设计师所惯用的设计方法,最终,无论如何堆砌,用再好的材料,或者在细节上精雕细琢,都难以掩饰建成以后的景观显得商业化,缺乏内涵,这种设计在成本造价上也很难控制,已经跟不上房地产开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空间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中,都由硬质构成,但是在景观设计中,空间是具有无限的想象力的,空间在景观设计的塑造中是最为精彩,最有设计发挥余地的一步。
景观设计的空间,可以由硬质,地形,植物,水景,灯光构成,甚至远处的借景,都能成为空间的一部分,计成曾经说过:“场地是有限的,但是景观是无限的”,可以将无限的景观,借入到有限的场地中去。
直到今天,这些经典的设计手法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演绎,做空间不是做硬质,而是创建一种综合的空间氛围,空间可以由以上的任何元素构成,除了硬质和水景之外,其他的元素都是廉价的,空间设计不等于场地和功能的布局,依次类推,景观设计的主设不应该只关注硬质的设计,而是全方位的组织空间,按照以往的设计院惯有的协作模式,主设通常搭建出硬质景观场地,其余的都由其他专业的设计师去完成,这种设计方法造成了景观空间设计的严重脱节,这样最终拼凑出来的景观设计是不完整的。
亚太景观早在去年就对所有的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必须硬质,地形,植物,水电设计同步进行,设计师在硬质设计上所投入的比例大大降低,在植物设计上所占的比例大大提高,将地形和植物设计作为亚太景观目前最重要的课题去完成,另外,也要求设计师必须懂得水,电设计的专业知识,以塑造全面,完整的空间气氛。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过多的硬质使景观成本高,显得人工痕迹重,堆砌的感觉明显。
二、 空间的组成要素必须全面地重新地认识它。
硬质:
硬质通常在景观设计中是解决功能性的问题,但是硬质在一个地产景观设计中应占的比例,跟绿化率或者绿地率的指标限制有关系,由于现今的建筑密度都尽量做到能控制的极限,所以绿地率很难达到理想状态,通常靠开发商偷换概念和一些技巧来达到,这样可想而知,留给硬质的场地就更小了,如果将硬质置换成草坪,那就是最好的既能满足场地功能,又能满足绿地率的办法。
房地产景观的硬质空间不宜过大,不宜追求广场式的场地空间,而更应该塑造休闲的,聚会的空间,由于如今的楼盘开发规模越来越小,在组团内也不适合做运动和慢跑的功能,而更多的是将这些需要大场地的运动功能放在区外,使之更专业化,集中化,这样,小区内将是更多的绿化率,更多的休闲交流的空间,以及显得更安静私密的环境,比如北京星河湾,没有任何集中的场地,反而显得更加高档,由于购买人群较为高端,喜欢私密的生活,更少有人在公共区活动,安静,私密,绿化率更高的小区,比吵闹的场地更受人青睐,居住在自己的家中,可以感受到阳台下更多的绿化空间,使品质感也获得提升。
硬质空间也是整个景观工程中造价最高的一部分,因为硬质空间一大,就必须有构筑物的设计,否则硬质空间就显得平淡苍白,缺少使用功能,所以,硬质空间是增加成本的一个大项,在设计中如能尽量做小,或者是不做,这样将会大大地降低这部分的造价。
减少硬质空间也不等于减少细节的设计,在入户的空间,入口的空间,过渡的空间中,休闲的空间中,我们需要一些构筑物来烘托空间的节点变化,主要是一些与植物相搭配的矮墙和柱子,运用朴实的材料来进行深入的设计,我们叫它:“朴实的细节”,造价不高,但会为景观增加更多的艺术感。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朴实的细节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清迈四季酒店,朴实的细节
地形:
地形的设计不是想象中那么复杂,但是在中国的景观设计界,貌似就只有极少的几个独孤求败的人会做,许多海归设计师,外籍设计师在这方面也并不擅长,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也许是以往的设计太不重视地形设计的结果,假如一个项目的地形设计成功了,空间的立体感会非常丰富,再不需要过多的硬质去塑造空间,利用廉价的材料,创造了整体空间的效果,地形的塑造还能化解很多场地的弊端,比如塑造山水骨架,使场地小中见大,地形使景观有了灵魂,有了自然起伏的魅力,身在其中也能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有许多设计师认为,现在的高层大花园都建设在地下车库上面,总共只有1.5M的覆土,如何创造地形,亚太景观去年的专门课题就是创造立体景观,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创造丰富的立体空间的办法,并介绍了相应的几个案例,利用1.5M的覆土空间,下降场地或者道路下沉,就会有堆高的地形的对比,再加上架空的场地和走廊,丰富的立体空间便塑造成功,这种手法是亚太景观去年的一大创新,当项目建成沙盘时,就已经非常震撼。
以往的立体景观塑造有两个典型,一是星河湾,二是棕榈泉,星河湾是自然瀑布,假山地形式的立体景观,而棕榈泉是大平台,半地下泳池,下沉空间,意大利园林式的立体景观,这两种手法都需要挖开地下车库顶板,将首层的景观一直衔接到地下一层,形成巨大的落差,也造就了令人震撼的景观效果,但自从2008年之后,这种设计手法到现在逐渐被开发商抛弃,原因是牺牲了太多的地下车位,并且造价很高。
亚太景观去年所研究的立体景观课题,是摒弃了开挖地下车库的做法,通过一些架空的场地,和下沉的覆土之间的对比,形成较大的高差,从而塑造了低成本的立体景观,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反响。
地形的设计还有利于雨水的顺利排出,小区中的道路积水现象也会得到解决,冲刷路面变得更容易,地形的设计也可以将雨水完全收集起来,得以循环利用,使景观设计实现生态循环。
规则式风格的景观一样可以创造地形,主要是下沉广场和台地式空间,在地下车库顶板上进行地形设计可以减少覆土,节约结构设计和土方,并使空间的丰富感大大提高,为植物种植设计塑造了较好的空间骨架和基础,由此可以减少硬质设计,使景观设计一样出彩。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亚太景观为眉山项目创造的立体景观,建设在高层空间中的立体景观鸟瞰图。
植物:
植物是塑造景观的灵魂,没有植物就没有景观设计,但是在国内外的设计院,都在把种植设计作为一个单项的专业配套在做,国内是学习的国外设计院的专业协作方法,国外的设计院在植物设计上考虑也比较简单,原因在于,欧美的景观设计在植物种植上缺乏:“意境”这种考虑,并且欧美地区的植物品种比较单一,东南亚地区的植物又太丰富,在搭配上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在中国,植物设计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历代的文人艺术家对植物的种植设计早已达到了不可比拟的高度,比如李渔的《闲情偶寄》就以很长的篇幅提到了植物的审美,种植,形态,并赋予植物以独特的气质和生命。使植物的种植增添了无限的赏玩乐趣和想象力,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中,也记载了贵族人家在植物种植上网上的闲情雅致。
以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基础,植物设计就是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并且中国的植物品种的种类,和季相变化的丰富度,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拟的。所以种植设计在中国的房地产景观设计中,理应提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
植物与硬质构筑物一样,是组织空间的要素,高大的植物好比亭台楼阁和柱子的体量,低矮的植物与矮墙,小品是同样的体量,如果善于利用植物设计,就不需要太多的硬质堆砌,可以大大地简化硬质空间的设计,在成本上也具有相当的优势。
亚太景观今年的主题是植物设计,将植物设计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方向去研究,并进行创新,我们提出植物的空间设计和植物的季相变化的动态空间,以及植物的虚实对比空间,并要求主要设计师来完成,最后由植物专业来进行品种,生态习性及苗木工程技术设计,通过这样的团队调整,以达到以植物设计为主导的景观设计。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杭州四季酒店的种植设计,充分体现了季相变化和虚实对比的空间(冬天拍)
水景:
水景在景观中的造价比例较高,加上中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张,开发商一直以来都提出缩小水景的设计面积,我们的设计策略是增加水的立面欣赏,减少平面面积。多做点状布置的小水景,减少带状布置的大水景,并利用场地现有的条件收集雨水,创造景观化的雨水明沟,利用场地能收集到的地表径流,通过等高线的控制设计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变化及不同的景观变化,所有的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人工水景的建设,利用天然的雨水和场地的条件来设计水景,使这部分投入降到最低。
灯光:
如果灯光由主设计师来设计,就不会出现惨烈的射树灯和让人昏昏然的地灯,很多时候,哪怕是一点烛光一样的亮度,就能充满整个小空间,并能使这个空间变得温馨起来,灯光的设计应顺应景观的风格,这就需要主要设计师定出灯光要达到的效果,并亲自进行灯光布置的设计,以往的一张照明设计平面,是无法表现出整个场地的灯光设计效果的,特别是小空间的灯光,小水景,以及小矮墙的灯光设计,要创造出景观的气氛,必须要进行细化的灯光设计。这一点是不能交给电气专业的设计师来完成,必须由景观设计师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灯光布置。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灯光的布置,创造的温馨效果
借景:
借景不仅仅指小区外如画的风景,如果放到今天的景观设计来考虑,还有许多指周边环境的风格,气氛,在整个区域的规划中的风格协调度,包含地域文化的气质,都应该当作现代设计师所理解的“借景”,将无限的内涵引入到有限的景观中去,将无限的想象力引入到有限的景观中去,都是“借景”的范畴,当地富有文化韵味的装饰品,也可以“借”到景观中,使景观设计富有内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设计师对当地的文化符号,文物,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的特点做深入的研究,将文化元素抽象地提炼出来,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创新的过程。
气氛:
景观的气氛的营造,好比室内设计所谓的软装,室外家具,小品的摆放,室外聚会场所的布置,都属于创造气氛的范畴,特别是精致的小空间,需要更多的室外软配饰的装点,才能充分地反映出景观创造出的最佳利用效果,景观气氛的创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户外的生活,将室内的活动更多的转移到室外,享受阳光和空气所带来的健康养生作用,有室外家具,有装饰品,灯光和人的参与,室外的场所变得更加的诗意并充满了活力,这就是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景观设计所创建的场所,创造了亲切宜人的空间,并让人们乐于参与到其中,这才是景观设计最大的成功。
大势所趋------房地产景观设计的变革
通过灯光营造的景观气氛空间
三、 着眼未来,培养更适应时代的设计师。
八九十年代,国企的设计院培养了第一批园林设计工作者,这批设计师在那个时代的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90年代末,景观设计新的概念由境外设计院和第一批海归景观设计师带回,对我国以往的景观设计方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逐渐培养出一批中国的新一代的景观设计师,那个时候以整体景观设计为主要方向,景观设计师象建筑,规划设计师一样,将景观看作整体的规划空间来考虑,是景观设计思想的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
随着景观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景观设计类别开始在不断地细分,房地产景观做为专门的一个类别,需要为此类景观做出更多更深入的专门的研究,而设计院普遍培养的设计师都在走独木桥,即以概念方案为主导的设计师为主要设计师,这就使所有的设计师都注重这个阶段的设计,并重视广泛的各种类型的景观设计的尝试,这样使设计院培养了许多重复相似的设计师,在专业能力上的广度较大,深度不够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尤其是房地产专门类型的景观设计师少之又少,很少有设计师一直坚持只做这一类型的景观设计,所以也会导致在此类别的景观设计的深入研究不够。
亚太景观顺应发展趋势,提出每个设计师应往自己的专长发展,要求设计师深入研究房地产类景观并着重于细部设计,种植设计,培养互补型团队。并给予公平的发展机会,为设计的变革做充分的人才储备。
四、 改变是大势所趋,忘掉以往的设计方法,创新才是新的机会。
我们所接受的景观教育的思想到现在仍然是指导我们做设计的基础,但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以往的设计方法,团队协作所占的比重是过时的,无法适应房地产行业的变化所带来的更多不一样的要求,从今年开始,房地产对成本的要求一定是更加严格地控制,以往的景观设计不计成本的时代早已经过去,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并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的生命力,亚太景观提出了巨大的变革思想,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推进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