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天道酬勤YXJ1 2016-06-12

核心观点摘要

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什么不同?顺为资本副总裁及入驻企业家孟醒在新浪创业新创课上,分享了他在麻省理工读MBA期间做图像识别创业公司的经历,他对此谈到三个词:创新、视野和刺激。孟醒于2016年3月加入顺为资本,主要关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机器人、大数据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投资。

孟醒分享了他在麻省理工读MBA期间做图像识别创业公司的经历,在创业期间,他把创业当做竞赛和考试一样,拿了很多奖项,另外也拿到美国很多最好加速器的Offer。在大学时期对于创业最大的感悟是创业就是说服所有人,说服这件事做成功了,创业就成功了。

在这家公司被亚马逊收购后,他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博彩公司Caesars任亚太区互动娱乐业务负责人,帮助这家公司在中国推广互动娱乐业务,同时也分享他在这期间对游戏行业的观察体会。这个时期他发现,CEO光会说服还不够,还要先人一步做正确的事,以及能够很好整合渠道和战略资源。

关于中美创业环境的不同,孟醒谈到三个词,创新、视野和刺激。中国创业公司CEO往往不缺创新能力,但底下的团队缺乏执行创新的能力。正因为中国本土市场足够大,造成中国创业者一生下来就缺乏全球视野。在中国创业者和投资人圈子之间壁垒降低,造成中国的创业者波动性更大,在国内创业会更加刺激。

最后孟醒认为未来中国和美国虽然有区别,但是会慢慢趋同,趋同过程中越来越多美国的创业经验和投资逻辑都值得借鉴。另外越来越多科技主导公司有可能会获得更多回报,或者在下个创业热潮里面可能会占有主导地位。

以下为孟醒现场演讲部分内容:

关于创新

第一个是关于创新的思考。在创新这件事情上,其实国内的公司饱受诟病。我们一直说以创新为主,但是往往在商业模式上创新力又不足。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创新力不足呢?最后归结到人的问题,因为人本身创新力就不足。人为什么创新力不足呢?最后归结到教育上,中国教育体系上并没有鼓励去创新。

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我是读完高一去的美国,美国和中国教育其实我是都受了。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这是最近上映的两部电影,一个叫《幻体》,一个叫《超脑48小时》。《幻体》是老年人年纪大了,就是把他脑子植入到年轻人身上,让他回到青春做了很多后悔没做的事情。

第二件电影左边的年轻人是一个特工但是他死了,但是他脑子里有一个关于罪犯的记忆,然后把这个记忆植入到老年特警脑子里,根据年轻特工死前记忆去破这个案子,两个电影都是关于大脑移植的事情,很有创意。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我是1999年初中毕业,我记得当时高考有一个作文题目我印象特别深刻,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这是很让我反思的事情,我们中学生都会考这样的题目,这还说我们对创意不认真吗?而同一时间美国的同学们在考什么呢?

我1999年去美国读高一,到了美国拿到了第一本英文的教材,上课讲的内容是用文学的方式解释圣经。其实它打了一个擦边球,因为在美国的课堂不准讲宗教,只是包装了一下,但我们考试还是讲的圣经里面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个例,但从侧面反应,我们通常的概念对于中国教育制度一棒子打死是不对的,在很多领域还是要看个人。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另外要分享的是,做计算机视觉有三大会议,而CVPR是三大会议中最大的一个。这个会是在2015年9月7日到12日,在波士顿召开的。CVPR这个会聚集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领域里面全世界最强的人。

2015这个会去了3000人,这个空间非常小的会场中,我只要抬头基本都能看到中国人。

大会所发的22个文章样本中,我截的图画红圈的是有中国人参加的学术论文,只有5个是没有中国人参加的论文。

在最前沿的学术领域其实已经是中国人在主导,我觉得原罪回归到教育和民族本性上来讲是很不对的。但反过来一个事实,创业者确实存在趋向于在不难的和没有创新力的方向去创业。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我觉得解决一个很超前的问题或者创造性的东西,这个难度非常高的,难的问题不是一个人,而是需要一堆强人协作才能解决的。

我第二次创业感触很深的是,强的创始人不一定能招到强的中层员工或者下层员工,相对来讲招到合适的人比在美国难度大很多。

我第一次在美国创业的时候,旁边的团队都很短小精干,5、6个人的团队,每个成员之间差距都不是特别大。可以是整个团队从Google或者一线公司出来创业。

但在国内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特别牛的人前面带着,底下是一帮教育和职业背景和前面带头的人差距非常大的人。所以这样的团队就很难解决创新的问题。

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是,在中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创业者要么选择拿钱当领导去创业,要么安安稳稳在企业里面做。选择把创业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人在中国很少,所以很难存在创业团队里面都是高质量的成员。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上图这是苹果的广告语。大概可以理解为在美国选择创业的人都是可以轻松的自我认可,不会在乎其他人的眼光。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但在国内大家看待创业和在美国会有一些区别。创业这件事情本身已经是一件相对来讲是违反正统的事情,如果我在创业团队里面还不是负责人去做这个事情,那对我风险控制是巨大的。

我作为优秀的人去创业团队去打工,作为一个核心管理层,但我又不是里面最核心的人,需要我们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对这种压力是极强的恐惧。

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很多公司CEO很强,中间是断层,基层执行的员工素质更差。给CEO造成管理成本非常大。

CEO做决策的时候更加慎重,尤其你做一些前沿科技事情的时候,CEO本身是技术出身,但是你又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所擅长的研发领域,而你还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做管理,所以对CEO的要求极强。

关于视野

关于视野话题,我想分享两个案例。

在手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2012年是手游的元年,2013年手游开始爆发,2014年手游行业基本是红海,小公司很难再爆发。

除了非常少数公司走出海这条线,还是有很多公司往国内市场上杀。诚然出海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但我认为国内游戏公司的执行力非常适合出海。

因为我当时做游戏的缘故,我和国内收入前20名公司CEO都聊过出海的话题,后来我发现这20个CEO里面至少有10个人连海外App Store账号都没有,他连看没看过海外游戏是个什么样,而其中大部分却喊着要出海。

另外喊着出海却没有出海的创业者源于他们心中的障碍。中国的创业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海外市场跟我们无关,出海是件好高骛远的事情。

反过来在海外很少有公司上来就只盯着眼前的市场,除非是特别垂直领域的社区或电商只对本地化服务进行定制服务,绝大多数公司想着说我们在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举一个例子,这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叫face.com,以色列有民族的必然性,天生就要往外走。

face.com从2008年开始做,做到2012年只用了4年被Facebook收购,一共只有13个人,10个人在以色列,3个人在美国。

从研发人员的技术来讲和他们科研水平来讲是一般的,但是他们拿到Facebook这单以后就有了极强的供应和数据量,有了这个以后真的能跑得比同行更快。

这个归结于他们能在早期时候可以跑出去,他们早期并没有把眼光只盯着眼前的市场。相对来讲这种国际化的视野绝大多数中国创业公司是比较欠缺的。

为什么中国创业者没在开始就有国际化视野呢?因为本地市场足够大,所以他认为把本地市场做足就够了,相对于在其他的国家本地市场不可能支撑公司发展,中国本地市场大确实是很幸福的。

而本地市场大又是把双刃剑,好处是市场足够吃,坏处是限制视野。

另外就是我们选择探索商业模式的时候也有局限性。过去抄袭商业模式的公司非常多,因为靠执行力就够了,没必要做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有同样的模式在小市场已经得到验证,小市场在海外市场把它做大就足够了。创业者都讲投入回报比,这个投入回报比算起来更划算。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造成的结果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崇尚执行力上至上的文化。CEO要不断推进和提高团队执行力,其实反过来第二次印证CEO素质要更加全面。

他又要花时间对这些能力没那么强的人管理,还要保证这些人执行力很强,CEO任务又非常重。

关于刺激

关于刺激。

创业是很刺激的事,很多人创业是为刺激这件事去做的。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我拿了一个波形图为例,可以理解为人生就是一个波,上下浮动的状况。

你如果在一个公司里做打工或者做一件事情,你的人生相对来讲平缓上升,只不过有的人斜率更大一点或者更平一点。

创业者希望波动更大,波动更大好的时候更好,差的时候更差。但是绝大多数今天的人来讲,差是有一个地平线,最差的情况下我不会到街上要饭,但是对应上限越大对于我们价值越大。

我们永远追寻大的东西,我在第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发现比在美国更容易实现。

在美国创业论资排辈的现象非常强,你是创业多少年的人,你有多少创业经验,做了什么级别产品,对应的应该是天使投资人圈子,还是和一线人和二线人投资人的圈子,这个划分在美国非常明显。

在国内,一飞冲天的可能性比在美国更大,每天大家都经历波动,突然可能是一个不正常就出现飙升,第二天马上可能又掉下来。

我记得刚回国参加一个创业者朋友的生日party,这个朋友刚做了一个非常早期的社交产品,种子都没拿到。但是我发现好几个大的投融资机构高管都出现在他的party,比如华兴的董事总经理等等,在美国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通过这样圈子之间壁垒降低使得会造成人的波动性变大,我觉得一句话总结在国内创业可能会更加刺激。

最大化创业的波动性,取决于CEO素质更加全面。

顺为资本孟醒:都是从0到1,中国和硅谷创业到底有何不同?

我个人感觉相对在美国创业,中国CEO要比美国CEO发挥的价值更大,对公司的影响力更大。

当然CEO是广义的概念,有两个人承担一个CEO工作这样的公司也有。但是我想说的是从VC的角度看,我觉得在国内评判一个公司的话会更加重对于创业者和CEO本身的判断。

各位创业者愿意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具备这个能力,如果发现自己有,那么恭喜你会走的比较顺利,如果你没有具备这样的素质可以去培养自己或者找人去替代你,这个不丢人,但是一定要换的。

我深刻的感觉到,下一代在中国的创业里面,中国和美国虽然有不同的区别,但是慢慢趋同,趋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可能会越来越多经验和投资逻辑可值得借鉴。

所以我觉得越来越多科技主导的公司有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回报,或者在下一个创业热潮里面可能会占有主导的地位。

备注

顺为资本由雷军先生和许达来先生创立于2011年,管理三支合计17.5亿美元的美元基金和1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出资人主要来自于主权基金、家族基金、基金中的基金及大学基金会等国际顶级投资机构。

顺为资本重点关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科技行业以及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结合所带来的变革,希望可以通过投资有梦想的企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