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岁少年网吧充电致死背后的黑幕与误区

 nhql 2016-06-12

        近日,一名18岁少年在网吧使用电脑给手机充电时,突然触电,导致电击身亡。随后现场火花四溅,随后120赶到时,这名学生已经不治身亡,这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

        媒体和大众的关注点都是手机充电电死人以及周围人群的冷漠,但是至今为止也没有人出来做一个分析以及教大家如何避免这种悲剧的再度发生,所谓我们分析了事件的本来过程,并整理了大家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谣言和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在还原事件以前,我们首先需要让大家了解的是电流致死的条件,大家印象中的电流致死可能都是这样的(图片来自变态学教授无铭)


或者是这样的

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电流致死的场面常常并没有那么大,科学证实36V 10mA以内都是安全的电压范围,但是超出这个范围的话,就会有可能会危及生命。而正常情况下,只要电压超过36V,通过电流超过50mA,并且与人体联通电路就有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心脏骤停而导致死亡。

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简单了解到,致人死亡的因素中要求,第一是足够的电压,第二便是与人体联通的电路。

那么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后,我们首先来还原一下事件

触电只在一瞬间:


少年正在看电脑,此时正拿着手机在看东西(据悉手机正连着电脑)

此时突然漏电,少年被电的往后一弹随后晕厥

旁边的同伴触碰了一下他,立马火花四溅起来

此时少年已经完全不省人事,随后发现身亡,现场人群骚动

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少年整个触电过程中没有接触其他东西,只接触了手机和地面,而且手机是插在电脑USB上的,USB额定输出电流是5V,并不能达到36V的致死电压,那这位少年是怎么遇难的?

 

我们查询了更多的信息,然后在下面这条新闻中发现端倪。

http://news.163.com/16/0606/19/BOTDC66Q00014AEE.html

 

文章提到了事件的两个细节,第一个就是,电击事件不止一次,在2015年,同一个网吧发生过类似事件,那次事件和本次类似,被电击的原因是机箱漏电。

第二个细节就是,该学生当时的状态可能是赤脚,这名少年最后的动作应该是赤脚踩到了地面才导致的触电。

除了满足这些条件,手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二是手机缺乏漏电保护设计,一些山寨手机上根本没有电流保护芯片。这三种情况同时发生才会造成这一惨剧。

到这里我们可以说出少年被电死的原因,:

一、          网吧的管理漏洞,已经出现过漏电的机箱依然没有整改

二、          手机的过电保护没有能正常运作

三、          少年运气不佳,在前两个偶然情况下还刚好赤脚

而我们也不得不有几个疑问:

一、网吧的监管部门为何不作为,一个漏电电伤人的网吧为何能在不整改后继续营业?

二、手机的过电保护为何没有运作,是否是劣质手机带来的危害?

同时,我们也整理了一些手机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谣言,希望大家也能有所收获

1、 手机充电什么情况下会引发爆炸?


手机充电一般情况下都是非常安全的,目前手机充电头普遍采用的是1A~2A的电流,5V的供电头,另外还有一些例如Charge 2.0、闪充的手机是支持12V电压,或者更大电流的充电模式,这一类手机内部都有专用的控电芯片。

手机在充电过程里发生爆炸的原因主要就是短路,一般来说可能发生短路的手机电池内部有缺陷,电池内阻小,接通电源后瞬间产生的电流非常大,导致电源短路,电池发热后发生爆炸。

2、边玩手机边充电好么?


锂电池在特殊温度、湿度及接触不良等情况或环境下可能瞬间放电产生大量电流,引发自燃或爆炸。长时间通话或者使用手机会造成手机电池发热,同时也会造成手机内部电路及听筒发热,而充电过程本身也会产生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情况,两者相交温度更高。会导致电池过热,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我们建议是不要在充电的时候玩手机,如果不得不玩,那么建议最好安装一下有温度监测功能的软件,随时保证电池不要过热。鲁大师在这方面就有很好的效果。

3、  手机在低电量时使用会产生大量辐射?


 这是一条最常见的谣言,影响手机辐射的并不是电量,而是手机的信号,如果信号过弱,手机的信号模块就会不断重复搜索信号导致辐射上升,而且上升的这部分辐射也极其微量,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4、 手机不能充一整夜电?


这一条也是常见的谣言,现在的充电技术已经很完善,手机充一晚上电并不会对电池有影响,相反应该注意的是劣质充电头长时间充电会出现问题。

 

众筹链接:http://z.jd.com/project_details.action?projectId=571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