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纽约地铁探险记丨海外夜谈

 汉青的马甲 2016-06-12

图片来自网络


文丨树哥


没到纽约时就听到到纽约地铁的各种传闻,脏,破,还有不安全。虽然做足了心理准备,现场版的纽约地铁仍让我大吃一惊,直到现在,我每次搭地铁也还都颇有感受。


第一次搭地铁前,同行的小伙伴很郑重其事的跟我讲,不要随意的盯着别人看,特别是脸。这样一句“严肃”的提醒让我瞬间觉得进站的列车上载了一群怪物,随时会化身人熊,抡起大爪子就向我拍来。带着这样诚惶诚恐的心情走上列车后,我埋着头,默默的盯着自己的鞋尖,心里却想着旁边的黑人好生高大威武,颇惹不起。回头想想,小伙伴大概是怕我太过好奇以免表现的很不礼貌,然而对于像我这样脑洞太大的人,这个善意的提醒倒让我硬生生的把纽约地铁想象成了《格林》的现实版。


两三次之后,我渐渐习惯了身边站着不同肤色的人,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那种感觉很像北京地铁里挤满了外地人,操着一口浓厚的方言,一样的听不懂,只是不同的是,现在我才是这里的外来客。 然而就在这时,纽约的地铁又带给我一次哭笑不得的“惊喜”(jing xia)。



△W4 St. 的异域空间


那天和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约好见面吃饭,我一人搭着D车来到W4st站。下车后顺着红色的EXIT走上了一座楼梯,结果眼前忽然又出现一层平台,空无一人,昏暗的灯光晃着灰色的墙和地面,黑漆漆的管道蜿蜒在头顶,一条条蟒蛇似的似乎会随时张开血盆大口。这破仓库式的场景让我感到十分迷茫,耳边传来的轰隆隆的列车声和喧闹的说话声此刻也变的飘渺起来,仿佛我再向前踏一步,就走入了异域空间。平台两侧各有一座楼梯,连接着更上一层,入口悬着的指示牌似乎是为了增加我的信心一般格外显眼。顺着楼梯再走上去,看到的仍旧不是出口,而是又一个列车站台,人来人往的,却丝毫没有减少我的迷茫感。 不远处悬着一个指示牌,朝着那个方向走过指示牌后便再看不到任何提示,而远处却像是没有尽头一般,只能看到攒动的人流,却看不到光和希望。我在站台上像无头苍蝇一般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无可奈何之中,只好抓住一人,那人抬手指了指前方,没有多语就匆匆走掉了。我又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去,一直走到站台的尽头,才发现那里连着一条隧道,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怪不得远远望来看不到出口。后来我带着一个男生从这里走过,那男生走出地铁站的第一反应是吐了句“卧槽”,真真是将我的心声也吐了出来!



△跳街舞的黑人小哥


从那之后,我就时常将纽约地铁和北京地铁作一番比较。北京地铁很新,看上去又干净又现代;北京地铁有很多指示牌,永远不担心自己会在地铁站里迷路;北京地铁来的超级快,赶不上这班车,5分钟后也绝对会坐上下一班;北京地铁出口分ABC,很容易找对出口不绕远路;北京地铁还有数据信号,搭个地铁也不会变成失联人员……但是渐渐的,我也体会出纽约地铁的好处来。


在这里,换乘总是很容易。纽约地铁总会在某几站中几条线共用一条轨道,一个地铁站有多条轨道的时候,同一个站台两侧的轨道总是行驶同方向的车,所以换乘通常只需从一辆车上跳下来,站在原地,等着下一辆车开来。纽约的地铁也十分的热闹,充满了各种民间“艺术家”。我常常能在8st-NYU站见到一对中国老夫妻拉二胡卖艺,W4站的隧道里也常驻着一位吉他演奏者;有时候在列车上会碰见一堆黑人小孩攀着栏杆和把手跳来跳去,好有技术难度;我也遇见过一个手风琴艺人,给我拉了一曲茉莉花作为友好的问候。有一天晚上在林肯中心看完歌剧《弄臣》回家,一走进地铁站就听见萨克斯的声音,吹奏的刚好是一曲《女人善变》。轻快的旋律充满整个站台,让人满心愉悦,我和朋友也忍不住跟着音乐轻和,那一刻的绝妙感受让我真想大呼一声“纽约万岁!”。不过相对北京,纽约地铁最大的优势大概就是人少吧。非高峰时期,车厢总是会显的空荡荡的,我总是能找到座位一路睡到学校。即使是上下班时间,也绝不会有挤地铁如上战场的感受。当然,这里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运气不好的时候会遇上臭烘烘的流浪汉,有时也能看见老鼠们“欢脱”的楼梯和轨道间一蹦一蹦的。每每这时我都会默默的在心里感叹一下纽约还真是个“包容”的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