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知身體,才知世界(上)

 为什么73 2016-06-13

先知身體,才知世界(上)

原创 2016-06-13 厚朴中醫學堂堂主 徐文兵
1:00 0613 来自徐文兵
養生熱說明了歷史的進步
養生之道,其實是“生”加個“心”,即養性之道。一提“巫”,就說封建迷信落後,就沒想過為什麼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能創造那麼燦爛的文明。像天文、星象、曆法、農耕、醫學,其實都是“巫”。
為什麼很多人關心養生?首先它是個產業,好多人借此掙錢。養生一熱後,多少人在賣書?多少人在賣藥?多少人在賣刮痧板?多少人在賣茄子綠豆黃瓜?但沒有人意識到養生背後透視出什麼問題。就說當人瘋狂的時候、革命的時候,有誰想過養生沒?沒有吧。那為什麼現在養生這麼熱?一方面這是好事,說明人外在沒有太高的理想或者興趣追求,只能回歸到自己。
中國歷史太長了,現在發生的事好像以前都發生過。齊桓公小白曾經誇廚子易牙忠心。管仲就問:“他為什麼忠心?”齊桓公說:“易牙說我吃過天下的美味,卻沒吃過嬰兒肉,就把親兒子蒸熟了給我吃,你說這還不忠心?”管仲說:“像這種沒有天理人倫滅絕人性的人,他能對自己親生兒子這樣,他將來對你也會那樣。你認為他忠心,但我管仲認為他正是個奸佞的小人,將來你會死在他手裡。他對你不是忠,他是看你得勢以後才這樣做。”事實證明最後齊桓公的下場很慘,活活被易牙這個叛賊給滅掉,還活活餓死。
某些說教,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某種目的,讓人偏離人性。但是現在人慢慢地覺醒了,回歸到自我以後,開始意識到生命的寶貴。首先是肉體寶貴,進而更深一點,意識到內心自我也就是元神的寶貴。養生的層面是不同的,古人分為道、法、術、器四個層面,人的根器不同關注的層面也不同。普通人僅僅看重有形的肉身和食物藥物。能關注到無形的形而上的層面是養生之道。也就是養心和養神的層面。
有的人的肉體似乎沒任何毛病,但是他的情緒、神志、感情一塌糊塗。身體似乎也挺好,但就活得不開心,覺得一天到晚沒什麼意思,就想自殺,還有人想殺人。居然還有人說藥家鑫連捅人八刀是彈鋼琴習慣了?這就是無心之論或者是誅心之論。我天天看病給人扎針,扎針也習慣了,我怎麼不去殺人?我怎麼作為一個醫生我是救人呢?通俗的說,強姦和做愛用的器具是一樣的,動作幅度、頻率也是一樣的,區別在哪?區別是不是在背後人的心念上?在元朝統治者怕老百姓造反,強制老百姓家裡共用一把菜刀,還拿鐵鍊子拴著。管得了刀,但管不了刀背後的人。為什麼不去感化那些人的心呢?
養生之道,其實是“生”加個“心”,即養性之道。別一談看不見摸不著的事,就是唯心主義,就讓人不加思考地一提這事就反感。比如一提“巫”,就說封建迷信落後,就沒想過為什麼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能創造那麼燦爛的文明。像天文、星象、曆法、農耕、醫學,其實都是“巫”。
所以我覺得今天人們看重養生,總比看重營生好。養生講究順應自然規律,無為而治。營生講究經營、鑽營、蠅營狗苟。刻意不自然,極端的營生會犧牲生命。所以比起過去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捨生取義、殺身成仁,比起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來說這是進步。另外我希望養生能夠更深入一些,深入到人的內心。
道家講所謂“道法自然”、“無為而治”,順著天性去生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加一些人為的干擾或者悖逆,就不會造出很多疾病來。現代人無論身病、心病,原因在這裡。有心和意,心是先天的本性,意是後天培養的意識,中醫稱之為元神和識神。有人活一輩子也搞不清自己是誰,就活在強迫意識上。如果“強迫意識”符合先天的本性,順應自然之道,就叫有德。
老講道德,道是天道,德字有“人”有“心”有人為。“德”符合自然之理,才得道、有德行。有些人到大病快死的時候,才想為什麼得這個病?憑什麼得這個病?沒想到人得一個病也不容易,沒有幾十年一絲不苟孜孜不倦違背自然地那麼去做,也得不了這個病。
其實中醫不是醫術有多高明,而是喚醒了人自愈的本能。但人的自愈的本能在現代社會基本上被壓制了,比如傷口吧,劃一刀給你縫上,沒想過自個兒能長上。一看有化膿感染就趕緊打抗生素,不知道自己有白細胞。商業社會發展到現在大都是在否定人的天性,給人加上後天的習性,塑造出社會需要的齒輪,需要的是一個人。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