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聚精会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原文】关尹子曰:人勤1于礼2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者,精不外移,可以摄3精。仁则4阳而明,可以轻魂;义则阴而冥5,可以御魄。 【译文】关尹子说:人如果能连续不断地行为于社会行为规范,神气不向外驰骋,那么就可以集中神气;人如果能连续不断地行为于智慧,精气不向外移动,那么就可以保养精气。仁爱效法阳气而明亮,因此可以使魂气轻清;最佳行为方式效法阴气而深远,因此可以驾御魄气。 【说明】所谓向外驰骋、向外移动,是指我们将精神集中在名誉地位财富上,而忘却了自身的根本,忘却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我们聚精会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幸福与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来到我们的人生中。 —————————————————— 【注释】1.勤:(qín琴)《书·召诰》:“我非敢勤,惟恭奉币。”《诗·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勤而无所。”《老子·六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五十二章》:“闭其门,终身不勤。””《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这里用为“连续不断地”之意。 2.礼:(lǐ李)《书·皋陶谟》:“天秩有礼。”《诗·鄘风·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诗·小雅·十月之交》:“曰予不戕,礼则然矣。”《管子·五辅》:“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韩非子·解老》:“礼者,所以情貌也。”这里专指为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 3.摄:(shè社)《管子·内业》:“大摄,骨枯而血沍。”《老子·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韩非子·解老》:“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这里用为保养之意。 4.则:(zé责)《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孔传:“皆法壤田上、中、下三品,成九州之赋。”《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小雅·鹿鸣》:“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诗·大雅·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诗·鲁颂·泮水》:“敬慎威仪,维民之则。”《管子·法禁》:“则生之养,私不死。”《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礼记·中庸》:“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史记·夏本纪》:“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这里用为仿效、效法之意。 5.冥:(míng明)《易·升·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诗·小雅·斯干》:“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老子·二十一章》:“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荀子·劝学》:“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说文·冥部》:“冥,幽也。”张衡《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这里用为很高远,很深沉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