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不能跟亲人提钱

 大体则有 2016-06-13

为什么不能跟亲人谈钱

想象一个场景,你下班回家,发现老妈为你做好了晚饭、妻子洗好了你的所有脏衣服,这时候你掏出钱包,付给他们服务费,她们会怎么反应?八成会骂一句“你有病吧”。为什么在家里不能像社会上那样,为服务支付费用呢?畅销书作家路瑞锁前一阵发了篇文章说,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使用场景,两者不能混着用。我们来听一下作者的解释。

什么是社会规范呢?就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东西。就像社会动物之间的合作一样,我们人类也互帮互助、父慈母爱、友好相处,不管陌生人还是家人,我们都可以请他帮忙搬一下沙发,开一下门,帮我递一下工具。

而市场规范呢,完全相反。这里没有亲情和友情,只有利益明确的交换,因为金钱是一切的主宰。比如:我工作是为了工资和奖金;我买东西是看到价格合适而且能满足我的需求;我把房子租出去是为了得到租金;我做一件事情需要计算耗费多少成本,有可能会产生多少利润。

这两种规则完全不同,处理这两种规则,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社会规范不可以引入市场规范。

举个例子:假如你正在追求一个姑娘,第一次,你请她去一个昂贵的餐厅吃饭,你来买单;第二次,你请她去看一场3D电影,又是你买单;第三次,你们去欢乐谷玩了一天,还是你买单。就这样,你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近了。于是,第四次约会时,你想要吻她,但她拒绝了你。这时,你开始心疼你之前花的钱了,你就在嘴里嘟囔了一句:“我已经为前三次约会花了很多钱了”。你的话还没说完,女孩就暴怒,大骂你是畜生,让你赶紧滚蛋!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你把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搞混了。虽然请女孩的钱,足够你出去买春了,但买春是市场规范,而你追求女孩用的是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的一切都是和金钱无关的。所以,你当着女孩的面心疼钱的时候,她会觉得你在影射她是为了钱和男人勾搭的人,这就是侮辱人格了,所以人家才会暴怒。记住,把社会规则强行引入市场规则一定会带来大麻烦。

当然了,如果你换种思路,把金钱转化成礼物的形式进入社会规范,就会非常受欢迎。比方说,你觉得你妻子的晚餐做的棒极了,你可以送她一束花或者送她一块手表当作礼物。再比如,岳父岳母为了你的孩子付出了很多,为了表示感谢,你可以逢年过节买贵重的礼物给他们,他们会欣然接受,你们的关系也会更进一步。所以,相互的礼物馈赠和无偿服务,才是社会规范中表达回报的正确方式。

第二个原则:市场规范引入社会规范时要慎重。

现在很多公司都希望员工和顾客能成为自己的家人,这样做看上去可以让员工热情勤奋、时刻为公司利益着想,也可以拉近和顾客的距离,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但这种想法只是看上去很美,它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公司和顾客很难成为一家人

因为你在市场上有无数的竞争对手,所以你不可能一会儿把顾客当成朋友给他无私的建议,一会儿又把他当成有利可图的目标。对待顾客,最好一开始就在商言商,把你的产品和服务、权力和义务,给一个明确的说明和划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建立了更好的关系,你可以感激,没有的话,你至少可以赢得尊重。

其实呢,公司和顾客究竟该用哪种规范,关键要看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基本底线在哪。如果你触犯了这个底线,那么你再把顾客当家人也没用!比方说,银行把顾客当家人,结果却把该给顾客的利益自己扣下来,那么不管你提出什么暖人的口号、友好的说辞都毫无意义,一切都会回归到市场规范的领域。

第二,试图在员工关系中引入社会规范,更要小心。为什么呢?

首先,在公司里营造出来“家”的氛围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儿。因为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市场规范行为。员工来你这儿上班,是为了拿薪水挣钱养家,没有人愿意白干活不拿钱。你可能会说,Google为员工提供了家的氛围啊,可是那种氛围是建立在Google为员工提供了远超出社会平均收入的基础上。由于“钱”已经不是问题了,所以他们可以轻易建立起这种追求个性的社会规范。

而我们看到的很多公司管理者,引入社会规范的初衷就是想从员工身上占更多的便宜,通过员工的全身心工作榨取更多价值,同时还缩减医保、养老等麻烦和负担。但是,这些诡计一旦被员工识破,员工马上就会把原有的社会规范模式切换到市场规范。接下来,员工工作的时候一定会选择偷懒、不忠诚、冷眼旁观。所以,一个公司给员工开着低于平均水平的工资,却想要甩开员工应该享有的福利,还要向员工鼓吹什么“一家人”思维,这就是一种欺骗行为。

当然了,这不是说社会规范完全不能引入公司的市场规范之中,而是说社会规范一定要建立在市场规范之上。比方说,每到逢年过节,很多公司都会给员工发放礼品,而不是直接发现金或者涨工资,这正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社会规范,让员工对公司有更多的认同感。

第三个原则:金钱有自己的生命。

以金钱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出现,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建立的最复杂的互信合作系统。有了金钱,整个世界都可以实现特别亲密的合作。比如:拿你的一顿午餐盒饭来说,生产饭盒的厂商可能是韩国人,大米产自泰国,菜里的香料来自印尼,你用的筷子来自缅甸。如此复杂精妙的一个系统,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我们对“金钱”的信任之上。再比如:你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人开展贸易,不同宗教的人互相协作,不同的公司在生产对方需要的产品,他们都是为了金钱。在市场经济的范畴里,金钱早已远远超越了宗教、国家、民族、公司的界限,是世界上最有力量东西。

但糟糕的是,金钱在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什么人性。比方说,在市场规范里,当人们信任彼此的时候,他们信任的并不是对方这个人,也不是共同的宗教或神圣的价值观,而是金钱本身和它背后这套没有人性的系统。比如:住在城市里的我们连对面的邻居都不肯信任,除非他们支付金钱。这就是说,金钱有着自己的运转法则和生命。

可是呢,很多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必须得远离金钱和市场规范的干扰。我们用金钱促进了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但我们又害怕金钱去破坏亲人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所以,一方面我们想打破一切限制金钱和商业流通的阻碍,让整个世界融入市场经济,提高人们合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断筑起壁垒,希望爱情、信仰、忠诚和道德等美好的事物,可以不受市场规范的侵略。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当今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座堡垒没有被金钱攻破,那它一定是家庭。你给老爸老妈付饭钱之所以不被接受,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呢,我们永远在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这两种规则之间穿梭,而“金钱”就是区分这两个世界的标志性物件。这就是为什么,你遇到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的时候,千万不能谈“钱”。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路哥说钱”(想到钱,就足以令人不安)

音频稿:安迪

讲述:杰克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