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钱,这是我的事业”——重温切斯唱片的蓝调传奇
“你整个晚上都在赢,但在最后一局你却大败而归。”在《摇滚成金》(Macher and Rocker)这部切斯唱片的传记中,作者里奇.科恩对着切斯唱片创始人伦纳德.切斯隔世喊话——这话毫无疑问是对后者一生的绝妙总结。只是故事的最后,代价更大——伦纳德输掉了他的公司,也输掉他的性命。 1940年代末,在音乐重镇芝加哥开酒吧起家的波兰裔犹太移民以其商业头脑入股了痴迷于黑人布鲁斯音乐的理想主义者阿伦夫妇创办的独立厂牌贵族唱片公司,此后收购了夫妇俩的股份,创办了专注于种族音乐的伟大厂牌——切斯唱片(Chess Records)。这一行动的背景是,未来的电声摇滚之父马迪.沃特斯早已在1943年5月的某个星期六早上9点30分抵达了芝加哥。他俩的相遇,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里奇.科恩评论说:“在遇到伦纳德·切斯之前,他(马迪.沃特斯)只是尚未化作龙的涸辙之鱼罢了。” 伦纳德无疑很好地利用了其犹太移民身份(在那个种族等级森严的时代,犹太白人有更多的机会与黑人打成一片),成功地在街头和酒吧招募了一大批黑人布鲁斯歌手:马迪·沃特斯、查克·贝里、“嚎狼”、宝贝男孩、艾塔·詹姆斯……即使你不懂音乐,但单单知道摇滚史上最伟大的乐队滚石乐队的队名来自于他们崇拜的马迪.沃特斯的一首歌《The Rolling Stone》、摇滚乐是爱模仿鸭子舞步的查克.贝里1955年以更明快的节奏演奏布鲁斯的一个创造、以及另外一支具有颠覆意义的英伦摇滚乐队“谁人”的音乐只是对马迪·沃特斯音乐精髓噪音的延伸与发展或者诸如此类的八卦,你就知道切斯唱片当年的工作有多伟大。当时那些大唱片公司根本不屑或者不敢制作这些音乐。里奇.科恩一语点破,“任何人都会看到艺术家的存在,但是只有天才才能看到一个巨大的市场,尽管在普通人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 电声摇滚之父:马迪.沃特斯 布鲁斯史上最伟大的口琴演奏家小沃尔特 伦纳德的一生无疑是充满着争议的,这在其如家长一般统治着的切斯唱片的家庭成员——那些伟大的音乐人看来也是如此。伦纳德会趁着歌手们喝醉酒去签约,正式合约的条款往往与之前承诺的并不一致;大公司付给歌手6、7个点的版税,而伦纳德只会给他们3、4个点;唱片大卖时,他会“送”给歌手一部象征着美国梦的卡迪拉克车或者大house,但之后这些花费他就会从歌手的版税收入中扣除……切斯唱片最伟大的歌曲作者威利.迪克森抱怨道,“每个星期我都不得不他妈的打架或者乞讨一样才能拿到钱。”但事实上,那个年代也许一张错误的唱片投资就将毁掉一个独立厂牌,切斯唱片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比起那些甚至在跟女歌手的合同中写下必须陪老板上床的唱片公司来说,伦纳德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值一提。这也是为什么迪克森在切斯唱片待了这么多年的原因,有时候他会因为更好的待遇而逃跑,但总是抱怨着回来——“伦纳德是狗屎,但是其他那些杂种们还不如狗屎”。 切斯唱片公司的核心、乐队领队和伟大的词曲作者威利.迪克森 书中还提及了一个例子作为对伦纳德的辩护。被伦纳德找来顶替因跟未成年白人少女的桃色关系而锒铛入狱的查克.贝里的前酒吧女歌手艾塔.詹姆斯曾对伦纳德用她自己的版税买了一个大房子给她而暴跳如雷,但挥霍无度的歌坛女王后来满怀感激的说,“即使我失去了一切,伦纳德也保证我有地方住。” 美国灵歌女王艾塔.詹姆斯 在《蓝调传奇》这部传记电影中由碧昂斯饰演 正因为这样又爱又恨的关系,当南密歇根大道2120号(切斯唱片总部)被宣告没收时,正是威利.迪克森将其买了下来变成博物馆,并将其每一处都归功于伦纳德。这个在切斯逝世后还跟马迪.沃特斯一起起诉老东家的伟大音乐家解释说,“尽管伦纳德这个狗娘养的既卑鄙又吝啬,但是没有他就没有一切。” 盛极必衰。在伦纳德数着钞票的时候,美国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急于同白人划清界限的黑人极端分子将暴力活动在马丁.路德.金(伦纳德也是其赞助人)遇刺后推向了最高潮——无辜的白人制作人被残酷杀害。伦纳德感觉到他的时代行将过去,于是以白菜价将切斯唱片卖给了硅谷新贵、正用磁带技术取代黑胶唱片的MRT公司——如果伦纳德此前在牌局上无往不利,而这最一个赌注他显然下错了。外行人MRT毁掉了切斯唱片这个布鲁斯-摇滚史上最伟大的独立厂牌,也毁掉了伦纳德本人——在一场同MRT关于未付账单的狗血冲突之后,暴跳如雷的伦纳德心脏病突发撞在了卡迪拉克的方向盘上。他死了,时年52岁。 事实上,如同为战争而生的巴顿将军在二战胜利后丧生于车祸一样,为布鲁斯而生的伦纳德也在布鲁斯被其私生子、尤其是被白人发扬光大的摇滚乐以及其在更晚时代的回响R&B挤到舞台的角落之时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只要你活得够长,俗不可耐的历史盛衰循环论就一定会应验。那个时代,电视击溃了广播明星甚至是早期电影,一如我们这个时代互联网对纸质出版业等传统媒体的冲击。在领军电子布鲁斯20年之后,马迪.沃特斯又开始模仿起那些曾经模仿他的音乐人,并开始去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寻找他的崇拜者以谋生——这一境遇在1974年达到了可耻的顶峰:马迪受雇于滚石乐队的主唱米克.杰格,在后者的生日聚会上演出助兴。里奇.科恩评论说,“马迪创造了一个世界,而自己却成为了其中的陌生人。” 当年狂热崇拜马迪.沃特斯等美国布鲁斯音乐人的滚石愣头青 滚石主唱米克.杰格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切斯唱片的另外一位创始人——伦纳德的弟弟菲尔。本书写作的21世纪初,年逾八旬的老人菲尔.切斯静静的在亚利桑那州的农场养马。他对切斯唱片的发展绝对是功不可没。伦纳德站在前面,但是正如伦纳德的儿子米歇尔最后对里奇.科恩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菲尔叔叔,没有人能够站在那里。”生活有时真的很奇妙,张扬愤怒的伦纳德英年早逝,低调沉静的菲尔却得享天年。 但“生命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要得到什么”。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曾经有人问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伦纳德,你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那么拼命。“不是因为钱,”伦纳德回答说,“这是我的事业。” 后记:这不是一篇书评,而是对20世纪50、60年代芝加哥那段布鲁斯-摇滚音乐史的啰啰嗦嗦的重述。最初激起我的兴趣去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阿德里安.布罗迪(伦纳德.切斯饰演者)主演的音乐传记片《蓝调传奇》(Cadillac Records)。 《蓝调传奇》中阿德里安.布罗迪饰演的伦纳德.切斯 《蓝调传奇》电影中小沃尔特在为马迪.沃特斯的吉他和音 而如果不是我自娱自乐的开了这个公众号,也可能很难将其从书架中抽出来仔细阅读——要知道,在它身边还躺着一大堆甚至没拆塑料皮的大师作品呢,在这些大师面前,前《滚石》杂志编辑里奇.科恩根本不值一提。但读完后我很快改变了自己愚蠢的偏见,认识到《滚石》创始人詹恩·温纳的评论并非溢美之词——“这个故事本身就很伟大,然而这本书更是一部大师级的作品”。感谢看上去“满身铜臭”(绝非贬义)的中信出版社将其引入国内,《摇滚成金》绝对是一本文采飞扬、感人至深的诚意作品。五星推荐。 《摇滚成金》(Macher and Rocker) 作者:里奇.科恩(美国) 号主版本:中信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刘小玥译 |
|